全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项目聚焦

全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项目聚焦

ID:15700736

大小:31.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8-05

全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项目聚焦_第1页
全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项目聚焦_第2页
全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项目聚焦_第3页
全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项目聚焦_第4页
全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项目聚焦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项目聚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全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项目聚焦17全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项目聚焦17全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项目聚焦17全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项目聚焦17全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项目聚焦17全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项目聚焦17全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项目聚焦17全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项目聚焦17全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项目聚焦17全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项目聚焦17全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项目

2、聚焦17全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项目聚焦17全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项目聚焦179月22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推动实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为此,国土资源部全面部署开展了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工作,以探索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更好地为国土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3、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全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查评价》计划项目、《全国地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二级项目,历时7年,开展了全国和不同类型典型市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试点评价探索,确定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技术框架,进而逐步探索国家—省—市—县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技术途径。01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起源于2008年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在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时,急需寻找具有地质安全的和一定水土资源保障的城镇恢复重建和民宅恢复重建用地,保证当地居民的安居乐业。根据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家汶川地震灾区

4、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需要,按照国土资源部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部署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8年5月25日成立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组。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领导下,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天津地调中心、南京地调中心、发展研究中心、水环地调中心、地质力学研究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8个单位的50余名专家组成,国土资源领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工作由此展开。评价组全面收集利用各重灾县已有地形地貌、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水资源和土地利用资料,重点应用地震(余震)资料、震后卫星

5、遥感解译和航空遥感调查资料、地质灾害应急排查资料和现场相关调查资料,在综合研究地形坡度、斜坡稳定性、活动断层与区域地壳稳定性、地质灾害易发程度、水资源、土地资源、地球化学异常等7个方面要素的基础上,开展了灾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地质安全评价,进而结合水资源保障程度和土地资源承载力论证,作出灾后重建的地质环境适宜性综合评价,为国家制定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雅安市芦山县飞仙关镇凤凰新村02国土资源规划管理坚持“反规划”,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铺开2010年,国土资源部开始组织编

6、制《全国国土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并明确此轮国土规划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国土自然条件,对国土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进行统筹谋划和综合部署。这部《纲要》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坚持从自然限制性出发的“反规划”理念。“反规划”,是国外普遍采用的国家战略规划编制思路,不根据战略目标进行分解,而是根据资源环境限制进行编制,依据优化原则,对未来生产力目标进行测定。这种情况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对于国土生态安全建设、国土资源优化配置等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支撑《纲要》的编制,全国范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查评价工作也于这一年正式启动,由中国

7、地质调查局组织部署,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承担实施。在项目实施的5年间,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在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支持和指导下,组织4个部委20多个单位,先后完成了23个工作项目,涉及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与区划,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技术与方法研究,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方法研究,重要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综合评价,资源型、生态型和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研究等,并重点开展了长株潭、中部城市群、黄河三角洲、海峡西岸、中原经济区、典型资源型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与区划,以及典型地质景观区生态

8、环境监测与承载力评价。据李瑞敏介绍,这项工作成果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城市群、资源型、农业型、生态型4类地区,以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水环境和气候环境8类主要资源环境要素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