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2017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ID:1570684

大小:27.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1-12

2017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_第1页
2017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_第2页
2017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_第3页
2017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_第4页
2017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2017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声与光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3乐音三要素:①音调(声音的高低)②响度(声音的大小)③2017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2017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声与光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3乐音三要素:①音调(声音的高低)②响度(声音的大小)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4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

2、速)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7真空中光速:=3×108/s=3×10/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1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1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12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13人远离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变小(错,不变)1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比实

3、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1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7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18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运动和力1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2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

4、,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使物体发生形变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7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8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9一切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10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11二力平衡的条(四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12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错,推力等

5、于阻力)1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①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14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1物体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气体也有惯性)16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错,防止惯性带的危害)17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②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18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机械功能1杠杆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调

6、,右偏左调”2杠杆不水平也能处于平衡状态3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4定滑轮特点: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特点: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判断是否做功的两个条:①有力②沿力方向通过的距离6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7”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这句话是正确的8质量越大,速度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9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10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物体的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11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12降落伞匀速下落时机械能不变(错)热

7、学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3体温计使用前要下甩,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4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的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6密度和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7沿海地区早晚、四季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暖气供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8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对)9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错,冰变为水)10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等效的)11热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强知

8、识1水的密度:ρ水=10×103g/3=1g/3213水的质量是1t,13水的质量是1g3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4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6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7连通器两侧液面相平的条:①同一液体②液体静止8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9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10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