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类学讲义提纲(总)

文化人类学讲义提纲(总)

ID:15710976

大小:651.0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8-08-05

文化人类学讲义提纲(总)_第1页
文化人类学讲义提纲(总)_第2页
文化人类学讲义提纲(总)_第3页
文化人类学讲义提纲(总)_第4页
文化人类学讲义提纲(总)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化人类学讲义提纲(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化人类学讲义提纲第一讲文化人类学概说该讲主要介绍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地位、基本的学科理念、研究对象等问题。我将与诸位讨论是主要问题是:如何以人类学的视角来观察“民族文化”?一、关于文化人类学的定义文化人类学(culturalanthropology)是研究人类及其文化的学科。1.文化人类学主要关注文化的差异性和相似性。文化人类学的一系列理论的建立,是立足于分析文化的差异性(difference)和相似性(similarity)的基础之上的。(古典进化论、传播论、功能主义、历史特殊论等等)2.文化人类学首先是基于对于“异文化”(Othercul

2、ture)的研究,然后在漫长的学科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异文化”向“本文化”的时空变迁。这种时空变迁大体上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为分水岭的。导致这种变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化人类学的时空变迁他我远方本土野蛮文明非工业文明工业文明落后先进3.文化人类学力图通过文化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的分析探究人类文化的普遍规则。文化是差异性和相似性的统一。4.什么是文化?Cultureorcivilization,takeninitswideethnographicsenseisthatcomplexwholewhichincludesknowledge,bel

3、ief,art,morals,law,custom,andanyothercapabilitiesacquiredbymanasamemberofsociety.(Tylor1871:1)。自Tylor1871给出了文化的定义之后,100多年里,人们对于文化的探讨始终充满了热情。1952年,美国的人类学家克鲁伯(A.L.Kroeber)和克拉克洪(ClydeKluckhohn)合写了一本《文化:概念与定义的批判性回顾》(Culture:ACriticalReviewofConceptsandDefinitions),该书列举了1871年到1

4、951年间关于文化的160多种定义。二、文化人类学的学科地位人类学体质人类学(physicalanthropology)考古学(archaeology)民族学(ethnology)文化人类学(culturalanthropology)社会人类学(socialanthropology)语言学(linguistics)三、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基本理念1.普同论(universalism)现代人类学的基础之一就是关于人类的普同性的认识,即世界上所有的人类都是同一种属,任何一群人都不比其他人群更为进化。2.全貌论(holism)文化人类学要求研究文化时

5、把人类及其所赖以生存的社会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从社会的、文化的角度和生物的、生理的两个角度分析问题,既关注现实的问题,也关照历史的因素。3.整合论(integration)充分考虑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强调从社会整体(社会及自然环境)看待事物,把文化放在自然和社会的环境中加以考察。40文化人类学讲义提纲4.适应论(adaptation)注意文化是适应性的产物(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5.文化相对论(culturalrelativism)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充分价值,一切文化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平等的,必须尊重每一种文化的独特价值。文化相对论并

6、不意味着无条件地放弃批评而赞成或接受某一特殊人群的所思所为,而是意味着将文化行为放入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社会中加以评估。四、理解文化:文化人类学的永恒主题文化人类学的目标是达成对于文化的理解。诚然,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文化人类学对于文化的理解,其角度、方法、观点是不一样的。但是,文化人类学者的天然使命决定了他们总是在自己认识能力所能达到的范围内去观察、理解和解释自己所看到的文化现象。正是文化赋予了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的特征,因此,对于文化的理解,也同时构成了对于人自身的理解。关注文化,其实也就是关注自己的命运。在这一永恒的主题中,文化人类学始终

7、对于下列几个问题充满了执着的精神:1.相似性与差异性;2.他者;3.意义。建议阅读:1.吴文藻:《文化人类学》(1932年)2.翁乃群:《英美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的时空变迁》(2001年)(以上两篇文章收王铭铭:《西方与非西方》,华夏出版社,2003年)3.李亦园:《我的人类学观:说文化》,王铭铭:《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4.庄孔韶:《人类学通论》第一章,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特别是第四节关于不同学者对于“文化”的解释,以及参考书目。5.马凌诺斯基(Malinnowski):《文化论》,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

8、,2002年。其中关于马氏的“文化表格”,可参见吴文藻介绍“文化表格”的文章,收入《20世纪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民族出版社,2004年。40文化人类学讲义提纲第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