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 谱 原 理 及 应 用 a 卷 答 案 - 西北大学

波 谱 原 理 及 应 用 a 卷 答 案 - 西北大学

ID:15715038

大小:16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5

波 谱 原 理 及 应 用 a 卷 答 案 - 西北大学_第1页
波 谱 原 理 及 应 用 a 卷 答 案 - 西北大学_第2页
波 谱 原 理 及 应 用 a 卷 答 案 - 西北大学_第3页
波 谱 原 理 及 应 用 a 卷 答 案 - 西北大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波 谱 原 理 及 应 用 a 卷 答 案 - 西北大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西北大学2007----2008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波谱原理及解析》A卷答案一、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共10小题)1.D2.C3.D4.A5.B6.A7.B8.C9.B10.A二、判断正误10分(每小题1分,共10小题)1.√2.×3.√4.√5.√6.×7.×8.√9.×10.√三、简答25分(每小题5分,共5小题)1.答:蓝移。理由:苯胺在酸性溶液中转变成苯铵正离子,氨基氮上的n电子与质子结合,而不再与苯环的π电子共轭,使吸收带蓝移。2.答:浓度增加由于氢键的作用,移向低波数,强度增加,峰形变宽。3.答:化学位移

2、不同的核为化学不等价的核,如CH3CH2R中甲基质子和亚甲基质子属于化学不等价的核;有相同化学位移值的核为化学等价的核,如CH2Cl2中亚甲基上的两个质子为化学等价的核;双键的同碳质子为化学等价而磁不等价的核;磁等价也叫磁全同,若分子中化学等价的核对其他任何一个原子核都有相同的偶合作用,这些核即为磁等价,如CH3R中甲基的三个质子磁等价。4.答:INEPT(低灵敏核的极化转移增益实验)实验可用调节脉冲序列中的一个时间Δ的大小来调节CH、CH2、CH3信号的强度,从而有效地识别CH、CH2、CH3。而季碳因为没有极化转移条件

3、,在INEPT实验中无信号。DEPT实验(无畸变极化转移增益实验)信号强度仅与θ脉冲倾倒角有关。θ角与偶合常数J无关。在实验中,只要设置θ发射脉冲分别为45o、90o、135o,做三次实验,就可以区分各种碳,季碳的信号不出现。偏共振去偶及不去偶13CNMR可根据峰形裂分判断CH、CH2、CH3及季碳。反转门控去偶可以使碳数与信号强度成正比用于碳核的定量。5.答:在做结构分析时,大多数情况要求纯样,存在的少量杂质的量以不会对物质谱图产生干扰为准。若样品不纯,得到的将只是一些结构信息而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有时甚至产生错误的判断

4、。综合使用物理常数测定和色谱分析两种方法,只有当两种方法都证明了样品是纯的时候,结论才可靠。(1)物理常数测定:固体测定熔点,纯物质熔程<0.5~1℃;液体测沸点和折光率,纯物质沸程<0.5~1℃。(2)色谱法在样品纯度检验中的应用。纯物质在气相色谱(G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中应出一个峰。在薄层色谱中(TLC)出一个点。色谱作为纯度检验时,应更换两个以上不同的色谱体系,纯样品应仍为一个峰或一个斑点。四、比较数值大小,并说明理由20分(每小题4分,共5小题)1.A化合物的λmax大于B化合物的λmax。理由:二者虽然

5、都以环内双烯为母体,但A化合物的共轭体系长。共轭可使化合物的吸收红移。2.C化合物的υC=O大于D化合物的υC=O。理由:苯环对位的取代基N,N-二甲基氨基上氮原子上的p电子,既有吸电子诱导,又有给电子共轭,但是吸电子诱导大于给电子共轭。因此,C化合物的υC=O大于D化合物的υC=O。3.氨基给电子基团,使得苯环的电子云密度增加,则屏蔽效应增加,去屏蔽减小,化学位移值减小。硝基为吸电子基团,使得苯环的电子云密度减小,则屏蔽效应减小,去屏蔽增加,化学位移值增大。因此化学位移值Hc>Ha>Hb。4.酮羰基碳的化学位移大于酰氯羰

6、基碳的化学位移。酰氯的羰基碳上连有吸电子的杂原子氯,由于P-π共轭使羰基的屏蔽增加,移向高场,化学位移值减小。5.m/z69大,从裂解来看,二者机会均等,但m/z69结构中可形成超共轭,稳定性增加,丰度增大。五、谱图与化合物对应,并说明理由10分(每小题5分,共2小题)1.A图对应丁酮,而B图对应丁醛。理由:B图在2880~2650cm-1出现了两个强度近似相等的中强吸收,后者较尖,这是区分醛和酮最为特征的吸收。再比较1700cm-1附近羰基的振动吸收,B图波数较大,综上可知B图对应丁醛。2.该图对应的是正丁基苯的MS图。

7、理由如下:六、图谱解析25分(共2小题)1.化合物分子式是C4H10O2,不饱和度u=0,为一饱和化合物。根据1HNMR,说明该化合物有四类质子,从左开始,个数比为3:1:4:2;最高场三个质子应是甲基;其次1个质子应是次甲基(耦合裂分);4个质子应是两个亚甲基(耦合裂分)。甲基和两个亚甲基都裂分成双峰,因此他们应该与次甲基相连。低场的2个质子出的单峰,结合分子式它们应是两个羟基。根据13CNMR出峰个数说明该化合物有三种碳,它们分别是65ppm分裂成三重峰,37ppm双峰和13ppm四重峰,根据碳谱的n+1规则,分别对应

8、于亚甲基、次甲基和甲基。比较分子式,化合物中存在对称因素,结合1HNMR判断应有2个相同的亚甲基。故该化合物的结构为:2.(1)MS由MS可找出M峰,其m/z=150,故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量为150。对MS高质量端的数据归一化:{M+1}/M=3.5/34.1*100%=10.3%由于10.3%/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