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层高密度住宅探讨

低层高密度住宅探讨

ID:15730203

大小:5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8-05

低层高密度住宅探讨_第1页
低层高密度住宅探讨_第2页
低层高密度住宅探讨_第3页
低层高密度住宅探讨_第4页
低层高密度住宅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低层高密度住宅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低层高密度住宅探讨刘丹田棣(上海名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01600上海)摘要:目前,我国正进入一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居住理念都在日新月异的提高进步阶段,人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低层高密度住宅在对土地资源的节约基础上以其宜人的尺度,与自然的亲近及灵活的空间组合等优点逐渐成为一种良性的住宅开发模式。本文对低层高密度住宅的历史以及现状发展进行研究分析,论述这种住宅形式的市场﹑开发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对这种住宅形式的规划建筑设计进行探析。关键词:低层高密度住宅;空间;环境1背景目前,我国正进入一个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

2、和居住理念都在日新月异的提高进步阶段,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一的居住模式早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居住需求,各种形态的住宅模式应运而生,集合式住宅(其中包括高层,多层,低层住宅),独立式住宅,花园别墅等等,分别适应不同的消费群体。多层及高层住宅一直是我国住宅建设发展中占主流地位的形态模式,它们具有经济﹑适用﹑集约化开发﹑节约土地资源等优点,但这种超尺度的环境空间,使人置身其中感到压抑,归属感﹑领域感﹑个性化缺失,邻里交往淡漠﹑犯罪率上升,于是住宅设计的人性化问题越来越为建筑师和居住者所关注。低层高密度住宅同时具备了低层住宅的宜人尺度﹑空间环境﹑与自

3、然的亲近感和多层住宅对土地资源的较高利用率,因而渐渐成为许多城市规划师及建筑师所提倡的一种居住模式。2定义﹑对象低层高密度住宅顾名思义首先应该是低层住宅,根据我国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中规定,不超过三层的住宅为低层住宅。目前市场上有一种4层的上下户叠拼的联排住宅,1~2层为一户复式住宅,3~4层为一户复式住宅。虽然层数已超过三层,但其内部类似别墅的空间感,使用形式上也与两﹑三层的住宅相似,而且,它既节省用地,造价又低于联排式别墅,因此这类住宅也可以归为低层住宅,是低层高密度住宅的一种类型。其次便是高密度的定义,在规划专业上

4、,高密度在数据层面可以被理解为高容积率。低层住宅的容积率总体而言一般要低于多层及高层住宅,但其本身根据组合形式在容积率上也有比较大的差异。在我国目前的住宅建设中,低层住宅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独栋别墅﹑联体别墅及低层联排式住宅(又称townhouse)为主体的低层低密度住宅,其容积率一般控制在0.5以下;另一类是以密度较高的低层联排式或单元式住宅及4层的上下户叠拼的联排式住宅为主体的低层高密度住宅,容积率在0.6~1.1之间。这些住宅形式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态及土地资源稀缺的国情下,对我国的房地产开发具有许多实际的参考价值。3历史低层高

5、密度住宅在我国的居住历史中也屡见不鲜,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国江南地区鳞次栉比的水岸屋舍便是这种形式的居住模式。这些民居一般沿河﹑沿街采用联立的方式组合,数户一栋,彼此外墙相依,相互支撑共同抵御频繁的风雨侵袭。每户面宽都较窄,而采用较大的进深,尽可能的使各户都能有临街临河的对外出入口,户内一般都设置内庭院﹑天井,部分坡屋顶也坡向内庭院解决雨天的排水问题。上世纪初在上海﹑武汉等城市普遍建造的里弄式住宅,也是与当时当地气候﹑风土﹑及生活熔为一体的成熟的低层高密度住宅。4现状发展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的住宅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人们对居

6、住建筑的需求日益丰富和多样化,住宅开发追求的不再仅仅是建房和高密度,∀人#开始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因素而倍受关注。无论是规划﹑建筑和户型设计,还是居住文化的营造,面向何种人群﹑如何体现个性和满足人的多层次需求都成为设计和开发的重点,中国的居住建筑朝向第五代∃∃∃∀舒适型#迈进。在这样的住宅开发大背景下,∀低层高密度住宅#以其独特的优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生命力。对于这种住宅形式的迅速崛起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41社会性因素1994年我国政府发表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我国人居环境建设的主题和目标∃城市化与

7、人类居住区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人类居住区功能;改善人类居住区功能;向所有人提供舒适的住房;促进建筑业可持续性发展;建筑节能和提高居住区能源利用效率;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性发展;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乡镇中心。42功能性因素低层高密度住宅排除了一般多、高层公寓式集合住宅带给人们的紧张、压抑感,又比独立的别墅多了居住环境的邻里氛围。由于这种建筑模式的建筑与室外空间在尺度及形态上的亲和性,利于将建筑与景观融合在一起,从而创造丰富的过渡空间,从私密、半私密再到公共,形成多层次的人际交往空间,从而获得高质量的生活场所。从建筑构造本身来看,低层高密度

8、住宅由于其竖向功能设计的特点而给设计师完善设计功能留下了广泛的想象空间,当然也为购房者选择房型乃至度身设计留下了较多余地。43环境性因素低层高密度住宅首先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