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上海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

ID:15734388

大小:402.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8-05

上海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_第1页
上海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_第2页
上海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_第3页
上海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_第4页
上海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海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上海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17目录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1.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2.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与总体方案3.教学计划4.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5.实践教学基地建设6.附件附件一上海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班2011级教学计划表附件二上海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班教学计划表复合型课程教学框架附件三上海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班2011级教学大纲(一)附件四上海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其它院系开设)17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1.卓越工程师

2、培养目标1.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从事机械及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控制,以及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内从事设备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1.2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制造、机电集成系统控制、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础理论,接受现代机电应用型卓越工程师的工程实践训练。整个课程体系重点围绕设计、检测、机电、制造、控制及系统集成等,以项目为载体任务拉动式教学模式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以工程实例为核心,把知识点与工程应用有机地联系起来。围绕工程教育的核心问题制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

3、教学大纲,加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公共基础核心课、学科基础核心课、专业方向模块课组、专业或人文选修课,重视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与工程教学,培养工程能力和素质,突出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任务拉动式的研讨性和实践性环节设置,建立符合工程教育规律的教学体系。使学生具备从事机械及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控制、生产管理的基本能力。1.3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与能力⑴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包括力学、电学、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集成系统控制、机器人与机电一体化系统等基础知识,掌握分析和解决机械工程问题的基本方法与手段⑵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数字化设计、

4、工艺操作、集成控制、机电系统开发、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熟悉机械系统设计、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能准确读懂机械设计图纸;熟练掌握至少一种数字化设计工具,能用计算机熟练地进行零、部件、以及机械系统的设计。⑶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了解本专业领域发展趋势与前沿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与创新意识。⑷掌握利用机械设计与制造、传动与控制、系统检测与质量管理、计算机及数控技术的基本知识来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初步技能。⑸进行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或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系统化训练,初步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参与项目及工程管理的能力

5、。⑹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具有正确运用本国语言与文字的表达能力、17外语的综合应用能力,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以上。具备有效沟通与交流的能力。⑺明确机械工程师的责任和社会角色,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及较强的社会责任感。2.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与总体方案2.1培养计划总体方案架构(1)创建数字化机电设计制造工程教育平台,扩展和提升对工程项目研发和工程教育的支撑能力,营造使学生成材的工程环境。(2)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使学生在工程环境中接受熏陶,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工程意识,提升工程素质和能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总体方案架构如图1所示。图1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总体方案架

6、构2.2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工程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模式。进行拉动式训练(工程任务驱动),反复递进训练,强化工程文化。任务拉动式教学模式,同时要逐步向兴趣驱动教学模式转变,进一步向工程哲学层面提升。围绕工程教育的核心问题制定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突出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任务拉动式的研讨性和实践性环节设置。建立符合工程教育规律的教学体系。梳理现有教学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夯实学科基础,强化工程文17化;增加实践性和研讨性课程比例;扩大开放性实验、实训和实习;强基础重实践,工程化成系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新授课内容,采用以项目为载体的研究型教学形式,从新生入学开始组

7、建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班,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采用小班上课形式。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项目研究,学生撰写策划报告和实施方案,进行小组答辩,通过后才能获得学分。主要专业课程采用“理论课+习题课+实验课+课外学习”的工程师教学模式,从全方位培养学生。这类课程大大将提高了学生的协调管理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班”的教学框架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2强化工程能力的教学框架示意图(1)加强基础课程体系建设,公共基础核心课、学科基础核心课、专业方向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