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历史2010年期中考试卷 北师大版

七上历史2010年期中考试卷 北师大版

ID:15736328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5

七上历史2010年期中考试卷 北师大版_第1页
七上历史2010年期中考试卷 北师大版_第2页
七上历史2010年期中考试卷 北师大版_第3页
七上历史2010年期中考试卷 北师大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七上历史2010年期中考试卷 北师大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方式:闭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考古发掘的遗址和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我国境内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在何处的考古发现()。A.北京周口店遗址B.云南省元谋人遗址C.浙江省河姆渡遗址D.陕西省半坡遗址2、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的是()。A、直立行走B、火的使用C、劳动D、语言3、传说中的部落战争相当频繁,炎帝和黄帝在“阪泉之野”展开大战,是为了争夺()。A、中原地区B、华东地

2、区C、东北地区D、长江下游地区4、奠定江南地区干栏式建筑基础的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5、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A.21世纪70年代B.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C.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70年代6、禹把全国划为“九洲”,并铸造“九鼎”以象征()A、皇帝的威严B、最高权力C、王位世袭制D、王位禅让制7、下面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A、禹传位给伯益B.、启打败有扈氏C、.舜传位给禹D、.禹传子,家天下8、春秋时期,首先称霸中原的是()。A.齐桓公B.宋襄公C.晋文公D.秦穆

3、公9、夏朝、商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统治残暴,激化了社会矛盾B、周边部落强大,构成威胁C、屡次迁都,统治不稳定D、军事指挥不当,作战失利10、在战火纷飞的战国时代,秦国之所以能成为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最终完成里统一,主要是因为()。A、牛耕得到推广B、重视水利工程建设C、实行商鞅变法D、更多地使用了铁制农具11、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道家的主要思想是()。A、以“礼”治国B、用“刑罚”加强统治C、无为而治D、“兼爱”“非攻”12、战国初期,分晋的三家是()。A.齐、楚、燕B.韩、赵、魏C.赵、魏、秦D.燕、韩、赵13、“公作则迟”“分地则速”现象的

4、出现表明()A、秦国日益强大B、奴隶主贵族把土地分给农民C、铁器、牛耕开始使用和推广D、个体生产取代了大规模强制性集体耕作14、铁制工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是在()。A、商朝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西周15、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材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16、下列历史人物生活在春秋时期的有()。①周幽王②管仲③孔子④勾践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17、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得益于水利工程()。A.治理黄河B.兴修灵渠C.大禹治水D.都江堰18、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

5、平的是()。A.编钟B.铜钟C.古筝D.笛子19、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青铜器②陶器③石器④铁器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③②①④D.②①④③20、战国时期发生在秦国、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有()①盘庚迁殷②商鞅变法③修建都江堰④周平王迁都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二、改错题(以下各小题均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订正。)1、相传黄帝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医药学的创始人。2、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是河姆渡聚落,他们生活在浙江元谋县。3、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制造于西周。三、辨析题(以下叙述是否正确,请指出并说

6、明理由。)1、小明问小红:“我想知道更多关于武王伐纣的历史故事,你能告诉我到哪儿去找历史资料吗?”小红说:“《封神演义》中很多关于武王伐纣的故事,可精彩了,你看看就知道了。”小红的观点是否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2、周朝贵族喜欢在祭祀、宴会中使用“钟鼓之乐”,其中的“钟”就是指将几个一模一样的铜钟组合在一起演奏的“编钟”。以上观点是否正确?请指出并说明理由。四、材料解析题(第1题13分,第2题15分,共28分)1、“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有向天子纳贡、随从作战,定期朝见的义务。”请问,(1)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哪一种

7、制度产生的?是以什么作为依据的?(4分)(2)被封的诸侯享有哪些权利?承担哪些义务?(4分)(3)请写出2个既是周初的主要封国也是战国七雄中的诸侯国?(2分)(4)通过层层分封,形成了哪些享有各种特权的贵族?(3分)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请回答:(1)上述言论出自何人?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主要部分是什么(4分)(2)这些言论收集在哪一本书中?(2分)(3)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为什么?(3分)(4)请你写出他的教育观点两个(3分)(5)请另举出诸子百家中的三个代表学派(3分)五、问答题(第

8、1题10分,第2题12分,共22分)1、公孙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