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语文中考模拟试卷(2011.5.12)

初四语文中考模拟试卷(2011.5.12)

ID:15740413

大小:7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5

初四语文中考模拟试卷(2011.5.12)_第1页
初四语文中考模拟试卷(2011.5.12)_第2页
初四语文中考模拟试卷(2011.5.12)_第3页
初四语文中考模拟试卷(2011.5.12)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四语文中考模拟试卷(2011.5.1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四语文第二次质量分析试题2011.5.11一、书写与卷面(6分)二、积累与运用1、默写(8分)(1)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2),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3),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两章)(5),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6),不亦说乎?(《论语十则》)(7),浅草才能没马蹄。(自居易《钱塘湖春行》)(8)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2、根据提示填写句子(4分)(1)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语句“,”用游动的视角描写景物的变化,突出了特定位置江

2、岸的特征和江水的态势。(2)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请写出一句与折柳送别相关的诗句:,。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世博园内的中国馆用高科技手段完善地展示了中国的强盛、城市的美好。B.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C.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D.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大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4、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息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

3、海里(wānyán)游动,一晃就消失了。(1)找出语段中的一个错别字并改正(1分)。改为。(2)写出汉字并注音。(2分)Wānyán()一晃就消失了()(3)划线句子的主干是(2分)5.根据原著内容填空。(6分)祥子为拥有一辆属于白己的车而努力工诈,辛苦攒钱。他买的第一辆车被。为买第二辆车攒的钱又被。后来,他又拥有了一辆车,却因埋葬不得不把车卖掉。祥子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终以失败而告终。他从一个的青年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行尸走肉。通过祥子的变化,老舍无情地批判了这个旧社会——。(填主题).6、综合性学习:(8分)初中毕

4、业前,班级开展了以“红烛颂——献给老师的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同学们纷纷在“师恩似海”留言簿上给老师留言。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您不是建筑师,却构建着我们知识的大厦;您不是音乐家,却奏响着我们心灵的乐曲;,。衷心感谢您,我敬爱的老师!”请你仿照前两句,为画线处补写一个句子。(2分)要求:内容相应,句式相同。(2)为参加以“辛勤的园丁”为题的演讲活动,一位同学搜集了下面三则材料,其中有一则不符合要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理由(3分)。材料一:明代文学家宋廉,自幼刻苦学习,乐以忘忧,求学时十分尊重老师,在老师面前

5、毕恭毕敬,虚心求教,最终学有所成。材料二:北京实验二小霍懋征老师,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申,一直工作在第一线,80岁的时候还上讲台进行示范教学。材料三:甘肃会宁县汉家岔乡教师王建林,坚持在贫困山村任教22年,他把自己比喻为山上的树,时日越久,扎根越深。(3)写出古诗文中赞美老师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并写明作者。(3分),。(作者)三、阅读(一)(10分)7、解释带点的字。(6分)(1)曾不吝情去留()(2)困于心,衡于虑()(3)明日徐公来,孰视之()(4)行拂乱其所为()(5)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6)一食或尽粟一石。()8、翻译句子:(4分)(1

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为,皆叹惋。(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二)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愚公移山》一文(节选)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

7、:“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4分)①年且九十()②且焉置土石()[来源:21世纪教育网]③杂然相许()④甚矣,汝之不惠()10.从文段中另找出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例。(2分)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②面山而居。11.将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2分)译文:12.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2分)13.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

8、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为?(2分)(三)阅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