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ID:15745795

大小:3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5

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1页
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2页
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3页
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4页
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录一、我国城镇失业现状(一)失业的概念及其划分(二)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二、我国城市社区部分居民的失业问题形成的原因(一)我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二)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的原因1.历史因素的影响2.现实的教育理念的制约3.农民观念落后的影响4.基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5.农村劳动力培训资源不足,体系不健全(三)经济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四)就业观念的影响三、我国城镇失业问题产生的影响(一)将会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将被扭曲四、治理城镇失业问题的对策思考(一)加强宣传教育,转变择业观念,是治理失业问题的思想基础(二)加强

2、岗位开发工作,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扩大就业门路(三)建立统一高效的劳动力市场,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内容摘要】根据近几年的资料显示,我国现今的失业现状已经超越了我们所能承载的社会形态,不管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都不同程度的会出现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和再就业困难等诸多问题。我们所说的失业即达到就业年龄具备工作能力谋求工作但未得到就业机会的状态。失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失业指的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分离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劳动者的生产潜能和主观能动性无法发挥,不仅浪费社会资源,还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

3、负面影响。狭义的失业指的是有劳动能力的处于法定劳动年龄阶段的并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失去或者没有得到有报酬的工作岗位的社会现象。这是经营理念和现代化经济建设各方面矛盾多年积累的结果所造成的现象,导致了当前的就业困难和下岗职工增多。下岗失业者自身的素质偏低、观念陈旧,更加增大了再就业的难度。【关键词】改革与失业;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观念;教育理念;城镇社区;问题研究;一、我国城镇失业现状(一)失业的概念及其划分失业即达到就业年龄具备工作能力谋求工作但未得到就业机会的状态。在经济学范畴中,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得报酬而工作,但尚未找到工作的情况,即

4、认为是失业。失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失业指的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分离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劳动者的生产潜能和主观能动性无法发挥,不仅浪费社会资源,还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狭义的失业指的是有劳动能力的处于法定劳动年龄阶段的并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失去或者没有得到有报酬的工作岗位的社会现象。判断是否为失业人员的主要标志有五点:一是在法定劳动年龄范畴之内;二是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即在智力和身体上可以从事社会劳动;三是调查时期,国际上通行的调查时期一般为一周,如果调查对象在调查周内没有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或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时间不到一小时,即可以确定为失业。(二)城市

5、社区部分居民失业的现状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城镇社区的失业问题不断扩大,逐步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失业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由1991年的352.2万,增长到2004年底的827万。2005年2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其他部门共同发布了《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副研究员曾燕波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另外目前的失业率统计中也没有包括500万下岗职工,因为下岗职工尽管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但他还是企业的人,没有和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如果以后“下岗”和“失业”完全实现并轨,两部分人就将合并计算

6、,那么我么的失业率的数字就将更高。”目前,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二、我国城市社区部分居民的失业问题形成的原因(一)我国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我国城市劳动力总量长期供大于求,是我国城市社区部分居民失业问题存在的基本原因。由于过去我国人口政策的失误,使我国新增人口总量不断上升,从而使我国劳动力人口比重也在不断提高。上世纪我国加大了计划生育力度后,新增人口速度大幅度下降。但是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的原因,使我国劳动力问题仍然面临着严重的压力。这方面的压力在较短时间里不会得到明显的缓解。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始终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

7、展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坚持不懈地在全国范围推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孩子,依照法律法规合理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中国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把生育水平降到了更替水平以下,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历史性转变,成功地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道路,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对稳定世界人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二)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的原因制约

8、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提升的因素比较复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