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述

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述

ID:15753839

大小:3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8-05

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述_第1页
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述_第2页
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述_第3页
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述_第4页
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述【文献标识码】A【中图分类号】R179G478R512.91【文章编号】1000-9817(2009)04-0380-03【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健康教育;综合预防;学生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引起的以免疫功能缺陷为主的一种传染病。AIDS已广泛分布于全球五大洲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控制AIDS最有效的方法是预防,健康教育是预防AIDS的最有效手段[2]。据有关研究报道,在全世界范

2、围内的HIV感染者中50%以上为15~24岁的青少年,而我国HIV感染者中青少年就占了80%[3],且多数生活在云南、四川、广西、新疆等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4]。当今在校大学生年龄一般都在17~24岁,成为我国主要的健康教育对象[5-6]。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预防AIDS健康教育具有明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1艾滋病流行的现状及其严峻性《2007年世界艾滋病报告》[7]指出,截至2007年11月20日,全球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已超过312300万,其中15岁以下人群约为250万。我国卫生部也于2007年11月29日公布《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8],截至2007

3、年10月底全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223501例,其中AIDS病人62838例,死亡报告22205人。2007年,国家卫生部、UNAIDS、WHO联合对我国AIDS疫情进行了新的评估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07年底我国现有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约70万,全人群感染率为0.05%,其中AIDS病人8.5万,2007年新发HIV感染者5万,因AIDS死亡2万。目前我国的AIDS疫情处于总体低流行、特定人群和局部地区呈高流行的态势,性传播与吸毒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有关资料显示[9],我国少数民族HIV感染者所占比例高于汉族的原因:一是少数民族地区吸毒有较长的历史背景

4、;二是AIDS高发的少数民族地区多位于毒品交易的主要通道,比较容易获得毒品;三是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特别是缺乏专为少数民族制作的健康教育材料;四是尽管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状况有较大改变,但由于发展不平衡,使部分地区文化、生活、卫生条件的改善仍面临着很大的困难。据文献[10]报道,目前少数民族HIV感染者所占比例仍在明显增加,真实反映了少数民族地区艾滋病流行的严峻性。2大学生群体面临着AIDS风险12大学生由于对性健康知识的缺乏、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性行为开始的低龄化、性伙伴有增多趋势等问题均可能形成伤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AIDS风险。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引导,就

5、有可能感染AIDS。这些问题已引起了各级政府和高校卫生防疫部门的高度重视。2.1大学生缺乏性健康知识高校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受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在他们中公开谈性和开展全面的性健康教育仍然存在阻力,学生普遍缺乏足够的性与生殖健康的科学知识、正确态度和相应的防御技能。虽然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中学实施以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为主要内容的青春期教育,但内容不够系统和全面,主要是侧重于生理解剖知识教育,缺乏心理、伦理方面的辅导和预防意外妊娠以及生殖保健服务的知识和信息的教育,同时在教育过程中,也忽略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民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需求,导致相当一部分学

6、生参与性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忽视了性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当今青少年性成熟提前、大学生性行为增加以及全球性病、艾滋病严重流行等客观现实下,性健康教育和艾滋病知识的缺乏,使青少年特别是使大学生暴露于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之中。2.2民族地区高校与其他高校大学生性观念和性病预防意识上的差距12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值青春发育后期,性机能的日益成熟与性冲动的强烈刺激让性成为生活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对桂西北民族地区高校1897名学生性观念与性行为的调查发现,有49.4%的在校大学生正在谈恋爱,27.4%发生过边缘性行为(包括拥抱、接吻、性爱抚),14.5%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初次性

7、行为时使用安全套占9.9%[11]。这一调查结果与柳晓琳等[12]的调查报道较为一致,与徐永芳等[13]的调查结果差距较大,反映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在性观念和预防性病、艾滋病意识观念上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差距。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群体面临着AIDS的风险更加严峻。2.3大学生普遍缺乏对HIV/AIDS的正确了解在对待AIDS的基本知识方面,很多大学生不够了解。某高校不同学历师生AIDS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发现,19.81%不知道AIDS的三大传播途径,40.01%认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