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安徽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核心考点填空(中国古代史部分上册)

2015年《安徽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核心考点填空(中国古代史部分上册)

ID:15755965

大小:5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5

2015年《安徽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核心考点填空(中国古代史部分上册)_第1页
2015年《安徽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核心考点填空(中国古代史部分上册)_第2页
2015年《安徽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核心考点填空(中国古代史部分上册)_第3页
2015年《安徽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核心考点填空(中国古代史部分上册)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5年《安徽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核心考点填空(中国古代史部分上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5年《安徽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核心考点填空(七年级上册)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北京人(1)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能够,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北京人把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北京人已经使用。用火烧烤食物,还用火照明、防寒、吓跑野兽。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步,增强了他们征服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京人过着,生活很艰苦。这是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2.半坡、河姆渡原始农耕文化的特

2、征。(1)半坡遗址:位于陕西半坡村,距今约6000万年。①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还种植白菜等,兼有饲养猪狗、渔猎等经济活动。②已经会建造,房屋样式,半坡人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③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称为。④制作和使用陶器。⑤半坡遗址反映了流域农耕文化的特点。(23)河姆渡遗址:距今约七千年到五千年,浙江余姚的河姆渡原始居民。①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种植,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水稻的国家。②能建造房屋,建筑结构比较复杂,技术要求很高的房屋,过定居生活。③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称为新石器时代。④制作和使用陶器

3、(黑陶)。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水井,饮水比以前方便。⑤河姆渡遗址反映了流域农耕文化的特点。(3)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异同:相同点:①都位于大河流域;②过着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③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④都已会建房;⑤都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不同点:①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半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河姆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②房屋的样式不同,半坡聚落房屋时半地穴式,河姆渡聚房屋时干栏式;③种植物不同,半坡聚落种植粟,河姆渡聚落种植水稻。3.黄帝的传说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黄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帝也就被后世尊为华夏族(即中华民族前身)的“

4、”。(1)尊黄帝为“人文始祖”的原因:我们尊黄帝为“人文始祖”是因为他开启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先河,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源头。(2)全球化时代中华儿女如何认识黄帝:今天,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正走向世界,黄帝则是中华民族进一步走向世界的精神旗帜,是中华文明继续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中华儿女认同的文化标志。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夏朝建立和夏商周三代的更替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是,由于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从此,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都城在阳城。统治中心在河南西部山西南部。夏朝最后一个统治者,暴虐无道。东方的商部落

5、,在汤的领导下强大起来,打败了夏建立(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约公元前1600年,商王把都城迁到因此商朝也称。公元前11世纪中期,得到姜尚等人的辅佐,强大起来。公元前1046年,在中,取得胜利。商纣自焚,商朝灭亡。,是我国古代的一次著名战争。商纣也是我国古代一位暴君,曾炮制“”。2.西周分封制周朝建立后,分封了大大小小71个小国,有鲁、齐、魏、晋、宋、燕等。这些小国的国君叫。(1)目的:为巩固周王朝的统治(2)分封制的主要内容: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3)诸侯的义务:必须服从周王的

6、命令,治理诸侯国,保卫周王;定期、纳贡和服役。(4)影响/意义/作用: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巩固了统治,扩大了西周的影响,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3.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东周时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1)春秋争霸: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因鲁国编年史《》而得名。先后起来争霸的有、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被称为“春秋五霸”。管仲改革,是齐桓首霸的基础,以“”为号召,通过成为首霸。晋楚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成语:)使得晋文公成为霸主。(典

7、故:楚庄王问鼎)(2)战国七雄: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因各诸侯国连年相互战争而得名。三家分(指赵、魏、韩三国)形成了齐、楚、秦、燕、赵、魏、韩并立的局面。著名战例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其中前260年的战空前激烈,最为有名。(3)战国时期政治、外交政策:“合纵连横”①合纵:齐、楚、燕、赵、魏、韩等六国之间联合抗秦,代表人物:魏国的②连横:秦利用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代表人物:秦国的4.商鞅变法(1)目的:战国时期,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在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秦国的商鞅变法是其中比较彻底的。(2)主

8、要内容:(公元前356年,商鞅在支持下实行变法)①编制,加强。(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②奖励。③奖励。④承认。⑤推行。(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地方)⑥统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