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论

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论

ID:1576475

大小:55.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12

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论_第1页
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论_第2页
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论_第3页
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论_第4页
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论【纲目号】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编著者】冯世新/陆卫明【作者】陆卫明【原文出处】邓小平经济发展思想研究【原文日期】19961000【原文页号】85~102【出版单位】经济科学出版社【文献形式】著作目前,有一种广为流行的观点认为,邓小平所说的中国社会发展动力来自改革。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全面。辩证唯物主义历来认为,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与它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则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二位因素。从世界文明发展史上考察,任何社会发展动力来自内部更新和外部作用两大方面。现代社会更是个开放的系

2、统,外部因素对社会发展推动作用日益增强。发展经济学也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运动是在内忧外患的压力和挑战的背景下展开的,在这些国家中,现代化运动通常不是自发地产生的,而是内在发展和传播发展的统一。邓小平每每谈到中国发展问题也总与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联系,诸如:“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改革,包括上层建筑领域的政治体制改革”,“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改革开放要贯穿中国整个发展过程”,如果放弃了改革开放“就等于放弃我们的根本发展战略”。邓小平不仅总把中国发展与改革开放相联系,有时还干脆把改革称作开放(即

3、“对内开放”),把开放称作改革。他指出:“为了搞建设,需要实行两个开放,一个是对内开放,一个是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也是改革的内容之一,总的来说,都叫改革”。[①]可见,在邓小平的中国社会发展动力论中,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两者缺一不行。        一、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的第二次革命    唯物史观历来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又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

4、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是首次在理论上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论断,是毛泽东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大贡献。然而,毛泽东虽然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却并没有对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问题作具体深入的研究。    1979年1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到:“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从二十多年的实践看来,这个提法比其他的一些提法妥当”,明确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论断的正确性。但是,他又指出:“指出这些基

5、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②]邓小平从发展生产力着眼,通过总结汲取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提出一系列改革思想。他指出“我是主张改革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中国社会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二十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这种情况不改革行吗?”[③]他还提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一场革命”,“改革是中国的第二

6、次革命”等一系列重要命题,令人耳目一新。邓小平的改革观,创造性地运用、发展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具有许多理论创新。    邓小平提出通过改革社会主义制度下与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社会经济发展动力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只讲到革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其任务只是为了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毛泽东也是这么认为的。邓小平在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动力问题上的重大理论突破,具体表现在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提出了通过改革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以解

7、放生产力的问题,即“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他认为“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④]“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⑤]    邓小平提出“改革是一场革命”,它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斗争,也不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所说的那种“革命”,而是具有新的时代内容的特殊的社会革命,正如邓小平所说:“这不是对人的革命,而是对体制的革命”。它是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原有

8、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我们进行的这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但是,不能把原有的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体制当作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过去的改革是在原有体制框架和目标模式内作细枝末节的修补,邓小平所说的改革是要对原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作根本变革。        二、改革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