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互补性实证分析论文

中美贸易互补性实证分析论文

ID:15773333

大小:8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5

中美贸易互补性实证分析论文_第1页
中美贸易互补性实证分析论文_第2页
中美贸易互补性实证分析论文_第3页
中美贸易互补性实证分析论文_第4页
中美贸易互补性实证分析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美贸易互补性实证分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美贸易互补性实证分析(1)论文贸易互补性,贸易结合度,RCA引言99年中美货物贸易为610.5亿美元,201X年增长到2119.2亿美元,美国连续多年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国。201X年中国对美出门货物价值达1631.8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出口总额的27.5%;若按美方统计计算,201X年美国从中国进口货物高达2598.3亿美元,占当年美国总进口的15%。随着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的逐年增加为更深入揭示中美贸易的互补性,可使用出口产品相似度来衡量中国和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出口产品的相似性程度,其计算公式为:式中:SI表示a国和b国出口到n市场的产品相似度指数,代表a国出口到n市场中第k种

2、商品所占的份额,则代表b国出口到n市场中的第k种商品所占的份额。该指数的变动范围在0-100之间。如果a国和b国出口到第三市场的商品分布完全相同,则该指数为100,即对于每一种商品,都有若完全不相似,则该指数为0,即对于每一种商品k,部满足:若,则必有或者,则必有。需要指出的是,如果该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升,则表明两国的出口结构趋于收敛,同时也意味着这两个国家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会更加激烈;相反,如果该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则意味着两国在第三市场上的专业分工程度正在上升,两个国家的贸易关系是互补的。根据产品相似度指数计算公式,利用201X-201X年WTO发布的《Int

3、ernationalTradeStatistis》数据,计算得出表4中美1999-201X年各类产品相似度指数值。中美间的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值较高,都在60以上,表明中美向世界市场出口的商品分布的确存有很大的相似性。但笔者认为这并不表明中美在出口产品上就一定存在很强的竞争性。正如前文分析,由于中国廉价劳动力使很多跨国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中国生产,转移到中国生产的这些产品往往是转出国国内不生产的,即使生产也是具有异质性的高端产品,因此尽管在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上归于一类,但实际上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现在很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环节已被标准化和程序化,而在中国的生产只是对零部件的组装或简

4、单的加工后又出口,实质上处于一个产业链的底端。基于这样的分析,我们认为,中国与美国出口产品尽管相似度高,但竞争性不强。中美两国产品相似度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对于这个变动的原因,我们认为有两个解释:99-201X年间,由于中国尚未入世,较高的关税抬高了中国出口商品的世界市场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中国劳动力的优势,得益于此,美国不具有劳动力优势的产品仍能在国内生产并在世界市场上同中国竞争,因此这个时期的中美出口产品相似度会升高。2001年中国入世后,关税的不断降低和出口管制及配额的取消,中国出口产品的劳动力优势彻底显现,与此同时,入世为众多跨国公司向中国转移生产提供便

5、利的机会,那些未转移到中国进行生产的企业实际上生产的不是依靠劳动力优势为目的的产品,其本身和需要依靠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产品就具有很高的异质性和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互补性,这自然使得中美两国出口产品相似度降低。基于这样的分析,我们预测,未来中美两国出口产品的相似度仍会走低,而出口产品相似度随时间的推移降低,本身就意味着两国在第三市场上的专业分工程度正在上升,两个国家的贸易关系是互补的。结论和启示基于对中美贸易结合度、贸易产品比较优势、贸易互补性指数和出口产品相似度的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中美有很强的贸易互补性。通过对各种测度指数时间变动趋势的进一步观察,发现中美两国间的贸

6、易互补性还将加强,表现为:其一,中国对美国贸易结合度稳中有升,尽管由于统计口径不同会导致美国对中国贸易结合度下降,但其数值仍大于1,且只在一定范围内浮动但未见下降趋势;其二,中美具有显性比较优势的商品雷同性很小,且具体商品的比较优势指数或比较劣势指数在时间变动趋势上具有异方向性;其三,中美贸易互补性指数尽管很高,但自从中国入世后,一直呈现下降的变动趋势。需要指出的是,实证分析得出的各种测度指数值及其变动趋势实质上是中美所处国际分工地位及两国间在跨国公司作用下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表现,而这种分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

7、必将使中美的贸易联系更加紧密,互补性更强。同时也要必需清醒地认识到,尽管由于客观原因使中美贸易互补性更强的趋势具有必然性,但一些其他因素会延缓甚至在一定时期内阻碍这种趋势,如对我国具有比较优势产品出口的限制等,据最新资料显示,新兴优势行业,如钢铁、汽车、通信设备、化工产品将会成为我国与发达国家贸易摩擦中的新热点。发达国家对涉及这些行业的贸易争端更容易采取贸易保护的手段,以维护其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对此,我们应予正视。实证分析表明,目前中美间的巨额贸易是贸易互补的表现,只要坚持两国的正常经贸往来,在自由贸易的框架下,这种互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