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回风斜井施工组织设计

煤矿回风斜井施工组织设计

ID:15777256

大小:358.95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8-08-05

煤矿回风斜井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煤矿回风斜井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煤矿回风斜井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煤矿回风斜井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煤矿回风斜井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煤矿回风斜井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x煤矿回风斜井施工组织设计xx县xx煤业有限公司xx煤矿回风斜井施工组织设计23xx煤矿回风斜井施工组织设计审批意见会审人员签字:矿长:年月日总工程师:年月日生产副矿长:年月日安全副矿长:年月日机电副矿长:年月日技术负责人:年月日安全科长:年月日生产技术科长:年月日调度室主任:年月日通风科长:年月日区队长:年月日编制人:年月日23xx煤矿回风斜井施工组织设计目     录目录1第一章工程概况1第一节井筒设计简述1第二节  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2第三节编制依据、原则及主要控制目标6第二章 施工方案的选择9第三章  施工工艺9第一节明槽段施工9

2、第二节表土段施工10第三节基岩段施工11一、施工方案11二、施工工艺及方法11三、管线敷设13第四节灾害预防及避灾路线14第四章凿井辅助系统14第一节 运输系统14第二节压风与供水15第三节通风系统15第四节排水系统17第五节卸矸与排矸17第六节供电、照明、通讯及其它17二、照明通风及信号17第五章地面建筑及工厂布置18一、总平面布置的根据和原则18二、总平面布置18三、工厂临时供水、工厂临时排水及防洪18四、工厂地面运输道路18五、工厂临时供热系统19第六章劳动组织与经济技术指标19第一节劳动组织19第二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9第三节  井

3、筒施工工期20第七章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措施22第一节工程质量控制目标22第二节保证工程质量的主要措施22第三节安全技术措施24第四节  文明施工4323xx煤矿回风斜井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一节井筒设计简述一、回风斜井井筒技术特征简介回风斜井位于矿区中部。该矿井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设计,主要担负整个矿井的回风、兼做安全出口。井筒技术特征见下表。xx煤矿新建回风斜井技术特征序号项目数量备注1井口坐标X3073113.369Y35430935.159Z+1890井口底板2井筒长度450m3坡度2504巷道掘进断面6.3m25巷

4、道净断面6.0m26净宽2.5m7净高2.65m8喷厚50mm10躲避硐净断面3.57m每40m一个,深度2m11基岩段支护方式锚网喷锚杆Φ16mm×1600金属网Φ6mm钢筋焊制混凝土C20三、井筒相关硐室:回风斜井相关硐室有:躲避硐每40m一个,引风道、风硐、安全出口等。第二节  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根据云南雄能矿业有限公司2009年9月编制《云南省彝良县xx23xx煤矿回风斜井施工组织设计煤矿矿井生产地质报告》,现将矿区地质特征介绍如下:一、地质构造井田位于彝良向斜北翼,高家山穹窿背斜南部,为一单斜构造,近东西走向、倾向南东,地层倾角3

5、3°左右。地面未发现大褶曲和大断层等地质构造,区内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二、地层矿区内出露地层有泥盆系上统(D3),石炭系下统万寿山组(C1w),二叠系下统梁山组(P1l)、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P2β),第四系(Q),区域内地层特征详见表1—2—1,现由老到新分述如下:1、泥盆系上统(D3)岩性以灰白色、深灰色中厚-厚层状隐晶质灰岩、白云岩、燧石结核灰岩为主,局部夹薄至中厚层状泥灰岩、粉砂质泥岩,地层厚度大于100m。泥盆系主要分布于矿区以北,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2、石炭系

6、下统万寿山组(C1w)顶部为灰色、中厚层状石英质细砂岩、钙质细砂岩夹泥岩页岩、粉砂岩和煤层,煤层常见黄铁矿晶体;中部为中厚层、厚层深灰色钙质细砂岩夹少量泥岩、炭质页岩及粉砂岩;下部为中厚层、厚层深灰色、泥灰岩夹页岩及燧石团块,地层厚度54m~70m,平均厚度60m。出露于矿区北部,呈东西向条带状展布。3、二叠系下统梁山组(P1l)梁山组主要分布于矿区北部,顶、底部为灰黑色泥岩、石英质细砂岩,含黄铁矿结核;中部为黄灰色薄至灰绿色薄层页岩,泥岩粉砂岩、煤层、炭质泥岩,局部泥灰岩中夹微层炭质泥岩。出露于矿区北部,呈东西向条带状分部,地面上常形成缓

7、坡及平台地貌;含煤4层,编号为C1、C2、C3、C4,可采煤层为C1和C4。地层厚28.78~42.8m,一般为33.11m,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由于石炭系各统的退覆沉积和下二叠统的超覆沉积,致使梁山组万寿山组直接重叠在一起。23xx煤矿回风斜井施工组织设计4、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栖霞组主要分布于矿区中北部,岩性为深灰色、灰色、浅灰色中厚层状、灰岩,夹燧石结核,顶部为灰黑色灰岩黑色燧石结核,中部为浅灰色,底部为深灰色灰岩含燧石结核及珊瑚类动物化石。出露于矿区南部,厚120m~160m,平均140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5、二叠系

8、下统茅口组(P1m)地层厚度平均235m,主要分布于矿区南部,上部为深灰色灰岩夹黑色燧石结核;中部为灰色灰岩夹白云岩,下部为深灰色灰岩含燧石结核及珊瑚类动物化石,与下伏地层呈整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