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氨基酸螯合物的合成与dna作用的研究实验报告

铜氨基酸螯合物的合成与dna作用的研究实验报告

ID:15778171

大小:11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5

铜氨基酸螯合物的合成与dna作用的研究实验报告_第1页
铜氨基酸螯合物的合成与dna作用的研究实验报告_第2页
铜氨基酸螯合物的合成与dna作用的研究实验报告_第3页
铜氨基酸螯合物的合成与dna作用的研究实验报告_第4页
铜氨基酸螯合物的合成与dna作用的研究实验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铜氨基酸螯合物的合成与dna作用的研究实验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分类号密级UDC专业设计实验铜(II)氨基酸螯合物的合成及其表征研究学生姓名王晓彤学号030212008070指导教师张前前侯进专业应用化学年级08化学同组者王倩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铜(II)氨基酸螯合物的合成及其表征研究【实验背景及原理】铜、锌等是生命体中最重要的微量元素,具有多种重要生物功能。α-氨基酸是人体蛋白质等与生命有关的单元物质,具有羧基和氨基,可与Cu(II)、Zn(II)等过渡金属离子形成MLn(n=1-3)螯合物。不同组成和结构的铜、锌氨基酸螯合物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其中ML2型铜、锌氨基酸螯合物因其生物稳定性、易被消化吸收、生物学效价高等特性而成

2、为第三代微量元素饲料添加剂。目前国内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产品主要为铜、锌等微量元素的甘氨酸、蛋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螯合物,但实际生产在质量控制上存在问题,并且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在生物体中的代谢、与DNA的作用等尚不明确。因此,本实验研究Cu(Ⅱ)-氨基酸螯合物的快速合成方法,并以光谱法研究其与DNA的作用。【仪器与试剂】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岛津UV-2550型,配备1cm石英比色皿);红外光谱仪(Nicolet-ATAR360型);pH计(雷磁pHS-3B);磁力加热搅拌器(1个);回流冷凝管(1个);50mL圆底烧瓶(1个);用做水浴的100mL烧杯(1个);

3、50mL烧杯(2个);微量进样器(ThermolabsystemsFinnpipette1-5μL;5-50μL;200-1000μL;1-5mL等规格);干燥器(2个);抽滤装置;滴管、玻璃棒数个。试剂:甘氨酸(Gly);邻菲罗啉(Phen);CuCl2•;鲑鱼精DNA;pH缓冲剂[已配好];Na2HPO4;氢氧化钠;盐酸;无水乙醇等均为分析纯,光谱实验用Milli-Q水。【实验过程】1、螯合物的合成称取CuCl2晶体0.5mmol(0.14g),邻菲罗啉1.0mmol(0.20g),甘氨酸1.0mmol(0.08g),将Gly用蒸馏水溶解并加氢氧化钠调节其pH至7,将

4、CuCl2、phen分别用蒸馏水、乙醇溶解在50ml小烧杯中,待其完全溶解后将二者混合,之后将其倒入盛有Gly的小烧杯中,混合均匀开始水浴加热回流约1个小时。2、螯合物表征测量产物的mp.、IR。IR:KBr压片,Nicolet-ATAR360型红外光谱仪;3、溶液配制3.1缓冲溶液的配制(已配好)3.2DNA溶液的配制(已配好)3.3螯合物溶液的配制以milliQ水配制浓度为1.00*10-3mol/L的螯合物溶液50ml。4、螯合物与DNA的作用的光谱实验DNA对螯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的影响:波长范围190~600nm,中等扫描速度,扫描间隔0.5nm。具体操作如下:

5、1)扫基线2)测螯合物溶液的紫外—可见光谱3)测DNA对螯合物溶液紫外—可见光谱的影响【结论】1、螯合物表征产品熔点(mp.)产率铜(II)-甘氨酸-邻菲罗啉混配螯合物>300℃30.95%表一熔点及收率2、产物红外光谱测定图一KBr背景图二Cu-phen-gly光谱表二配体及配合物主要红外吸收频率谱图分析:由复合氨基酸铜Cu-phen-gly的红外光谱和表二可见,Gly由羰基的伸缩振动引起的特征吸收由1610nm处红移到1667nm处,这是羧基氧参与配位的结果;由phen芳环上的上δC-C、δC-H振动引起的特征吸收由854nm、740nm向低波数段迁移至851.46n

6、m、726.92nm,表明phen参与了配位。所以该配合物是由Cu-gly-phen三者螯合而成。3.紫外光谱的测定结果3.1DNA纯度检查及浓度测定波长/nm吸光度2601.18292800.6465表三DNA在260nm和280nm处的吸光结果分析:(1)A260/A280=1.83>1.8,表明DNA纯度达到实验要求。(2)浓度c=A/(100εb)=1.79×10-6mol/L。3.2DNA与铜-氨基酸-邻菲罗啉的作用编号波长/nm吸光度加入30μLDNA前Ⅰ268.52.4749加入30μLDNA前Ⅱ225.52.8166加入30μLDNA后Ⅰ268.02.53

7、00加入30μLDNA后Ⅱ225.52.4710表四铜-氨基酸-邻菲罗啉的最大紫外吸收结果分析:(1)出现两个吸收峰,表明已生成铜-氨基酸-邻菲罗啉配合物。(2)加入DNA后,225.5nm处的吸光度值下降,说明配合物与DNA发生插入作用,产生减色效应。减色率:H=(Ao-Ab)/Ao=12.3%减色率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配合物与DNA作用的强弱。(3)加入DNA后,Ⅰ吸收峰发生紫移,而理论上只可能发生红移,所以未继续加入DNA。4.结论本次实验合成了铜(II)-甘氨酸-邻菲罗啉混配配合物,IR表明甘氨酸、邻菲罗啉均参与配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