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症的诊断与治疗用药-小儿腹泻

常见病症的诊断与治疗用药-小儿腹泻

ID:15778525

大小:7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5

常见病症的诊断与治疗用药-小儿腹泻_第1页
常见病症的诊断与治疗用药-小儿腹泻_第2页
常见病症的诊断与治疗用药-小儿腹泻_第3页
常见病症的诊断与治疗用药-小儿腹泻_第4页
常见病症的诊断与治疗用药-小儿腹泻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见病症的诊断与治疗用药-小儿腹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1月门店培训教材小儿腹泻的诊断与用药第一部分:医学知识一、定义(理解)小儿腹泻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1岁以内者约占50%。全世界每年死于腹泻的儿童高达500万~1800万。在我国,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2位常见病、多发病。二、病因(理解)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良,各种消化酶的分泌较少,活力较低,对食物的耐受力差不能适应食物质、量的较大变化,因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消化道负担较重,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易于发生消化功能紊乱。胃内酸度比成人低,抗菌能力差,易患肠道感染。小儿腹泻可由非感染和感染性原因引起。  (1)非感染性原因:生理性腹

2、泻,母乳的营养成分超过小儿的生理需要量和消化功能的限度时,便会使小儿发生腹泻;喂食不当可引起腹泻,多为人工喂养儿,由于喂养不定时、量过多或过少或食物成分不适宜,如过早喂食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物、突然改变食物品种或断奶;个别小儿对牛奶或某些食物成分过敏或不耐受(如乳糖缺乏),喂食后可发生腹泻;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而由于口渴吃奶过多,增加消化道负担,均易诱发腹泻。  (2)感染性原因:分为肠道内感染和肠道外感染。  肠道内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  病毒感染:  ①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

3、  ②诺沃克病毒:多侵犯儿童及成人,与婴幼儿腹泻的关系不密切。  细菌感染:  主要为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引起的感染。  病原微生物随污染的饮食或水进入消化道,也可通过污染的日用品、手、玩具或带菌者传播。另外,患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等或急性传染病时,由于发热及病原体的毒素作用使消化道功能紊乱,可伴有腹泻。有时,肠道外感染的病原体可同时感染肠道(主要是病毒)。三、临床表现(重点掌握)(一)腹泻分期  1、急性腹泻:病程在2周以下者。  2、迁延性腹:泻病程持续2周至2月者。  3、慢性腹泻:病程持续2月以上者。(二)腹泻分型按程度分2型:轻型(单纯性腹泻)、

4、重型(中毒性腹泻)。  (1)轻型腹泻:多为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所致,或由肠道内病毒或非侵袭性细菌引起。主要是胃肠道症状,其每日大便次数多在10次以下,少数病例可达十几次,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皂块)和泡沫,可混有少量粘液。一般无发热或发热不高,伴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无明显的全身症状,精神尚好,无脱水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2)重型腹泻:多因肠道感染引起。  1)胃肠道症状腹泻频繁,10~30次/日以上,水份多而粪质少,或混有粘液的稀水便多,同时可伴有腹胀和呕吐。  2)脱水:脱水程度分轻、中、重三度。脱水性质:分等渗、低渗、高

5、渗性三种。  脱水一般分为三度:  轻度脱水:失水量约为体重的5%(50ml/kg)。精神稍差,皮肤干燥、弹性稍低眼窝、前囟稍凹陷,苦时有泪,口腔粘膜稍干燥,尿量稍减少。  中度脱水:失水量约占体重的5%~10%以上(50~100ml/kg)。精神萎靡,皮肤干燥、弹性差,捏起皮肤皱褶展开缓慢,眼窝和前囟明显凹陷,哭时少泪,口腔粘膜干燥,四肢稍凉,尿量减少。  重度脱水:失水量约为体重的10%以上(100~120ml/kg)。精神极度萎靡,表情淡漠,昏睡或昏迷。皮肤明显干燥、弹性极差,捏起皮肤皱褶不易展平,眼窝和前囟深陷,眼睑不能闭合,哭时无泪,口腔粘膜极干燥。  3)代谢性酸中毒:

6、病儿呼吸深快,有苹果酸味,口唇樱桃红色或口周发绀,烦躁不安或精神萎靡、昏睡。血浆碳酸氢根离子降低,PH<7.3。  4)低血钾症:患儿精神萎靡,哭声小,肌无力,腹胀、肠麻痹、尿潴留、心率减慢、心音低钝、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因心脏停搏,呼吸肌麻痹而死亡。血清钾低于3.5mmol/l,心电图可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5)低血钙症:易出现在腹泻较久或有活动性佝偻病患儿,尤其易发生在输液和酸中毒纠正后,可发生喉痉挛、手足搐搦、惊厥,一般血清钙低于2mmol/l。6)低镁血症:当低血钙症状用钙剂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此症的可能,血镁常低于0.6mmol/l。(三)常见几种不同病原所致腹泻的典型临床特

7、点:(讲师重讲内容!)1、病毒性肠炎:轮状病毒为最常见病原!常发秋季,习惯称为:“秋季腹泻”。起病急,常伴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般无明显中毒症状,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有少量粘液,无腥臭,腹泻重者方出现脱水症状。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2、四种类型大肠埃希菌肠炎:A、致病型大肠埃希菌肠炎:起病较缓,大便呈黄绿色蛋花样,有腥臭味,可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大便镜检偶见白细胞。B、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肠炎:起病较急,大便呈黄绿色蛋花样,有腥臭味,余与上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