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类水解的应用》导学案

《盐类水解的应用》导学案

ID:1580739

大小:31.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7-11-12

《盐类水解的应用》导学案_第1页
《盐类水解的应用》导学案_第2页
《盐类水解的应用》导学案_第3页
《盐类水解的应用》导学案_第4页
《盐类水解的应用》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盐类水解的应用》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盐类水解的应用》导学案《盐类水解的应用》导学案教学基本信息《盐类水解的应用》导学案《盐类水解的应用》导学案教学基本信息《盐类水解的应用》导学案《盐类水解的应用》导学案教学基本信息《盐类水解的应用》导学案《盐类水解的应用》导学案教学基本信息《盐类水解的应用》导学案《盐类水解的应用》导学案教学基本信息题盐类水解的应用所属模块及节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第三节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节内容将化学平衡理论和微粒观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主要表现为:物质在水溶液中是以分子、离子等微粒的形式存在的;这些微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有强弱、主次之分;当微粒间的这些相互作用过程可逆时会

2、达到平衡状态,这时微粒的数目保持不变;外界条改变会引起平衡的移动,使微粒种类、微粒数量及宏观性质或现象发生改变。盐类水解的应用使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对反应的调控功能,真切感受到原理对实际生产生活的指导作用。基于此,本节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借助“从微观视角分析水溶液”思维方法,应用盐类水解的知识解决物质制备、保存、溶液配制等实际问题的能力。设置核心问题是“通过改变影响因素,如何达到促进或抑制盐类水解的目的?”二、教学背景分析1学习内容分析本节是盐类水解第三时,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盐类水解的实质、规律和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根据平衡移动原理,溶液中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大小

3、及温度的变化都会引起水解平衡的移动。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实现对盐类水解程度的调控,从而达到生产生活及化学实验中的需要,即实现物质的制备、物质保存及物质配制。具体地说,通过改变影响因素抑制盐类的水解,实现物质保存、配制和无水氯化物的制备;通过促进盐类水解,实现胶体和Ti2的制备。同时盐类水解的应用为第四节“沉淀反应”的应用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因此,本小节内容在选修4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2学生情况分析已有基础(1)通过“盐类水解前两时的学习,初步掌握了盐类水解的实质和规律及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能够书写简单的盐类水解离子反应方程式;(2)从已有方法上看,显性方法:初步掌握了“从

4、微观视角分析水溶液”思路和方法;隐性方法:解决化学平衡移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发展点(1)能够根据需要,通过实验条或操作的调控,抑制或促进水解;(2)通过胶体的制备,深化对微粒间相互作用程度的认识,即反应主要,水解次要;(3)能够依据性质或宏观现象,诊断微粒间相互作用的主次或强弱。达成目标借助“从微观视角分析水溶液”思维方法,应用盐类水解的知识解决物质制备、保存、溶液配制等实际问题。3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说明本节采用“分析解释、简单设计”的任务方式,通过控制探究环节的难度和开放度,层层递进,力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重在突出堂教学的实效性。三、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

5、知识与技能(1)掌握强酸弱碱盐的配制和保存、制备胶体、无水氯化物和二氧化钛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操作;(2)会寻找不同水解反应之间的联系,掌握泡沫灭火器的基本原理;(3)能够依据宏观现象或性质,诊断微粒间相互作用的主次或强弱。过程与方法(1)巩固“从微观视角分析水溶液”的思路和方法;(2)建立强酸弱碱盐配制和保存、无水氯化物的制备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用化学知识分析生产生活中见到的现象,有学以致用的成就感,激发学习的兴趣;(2)让学生自己进行简单的设计,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解释,加强学生对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的理解,使学生学会用宏观现象去探究微

6、观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教学重点(1)掌握强酸弱碱盐的配制和保存、制备胶体、无水氯化物和二氧化钛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操作;(2)会寻找不同水解反应之间的联系,掌握泡沫灭火器的基本原理;(3)能够依据宏观现象或性质,诊断微粒间相互作用的主次或强弱;(4)建立强酸弱碱盐配制和保存、无水氯化物的制备方法。教学难点(1)无水氯化物和无水硫酸铜的制备原理分析;(2)能够依据宏观现象或性质,诊断微粒间相互作用的主次或强弱。(3)会寻找不同水解反应之间的联系,掌握泡沫灭火器的基本原理。教学方法任务驱动、科学探究、实验法。四、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活动线索认知发展线索五、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7、设计意图教学环节1应用盐类水解知识,解决物质配制和保存问题。【引入】上节我们学习了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我们知道通过改变浓度或温度,就能引起水解平衡的移动。在实际应用中,就是通过调控盐类的水解程度,从而满足我们的需求。今天我们学习盐类水解的应用。【展示并提问】这是一瓶配制已久的Fel3溶液,出现了混浊物,请同学们按照分析水溶液的思路分析下,这个混浊物是怎么产生的?【要求同学给予评价】大家对这名同学的表述是否有疑问?【追问】Fe(H)3中的H-自水的电离,很少,为什么看到了宏观的浑浊现象?【小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