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训练(f卷)》.do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训练(f卷)》.doc

ID:15814574

大小:4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5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训练(f卷)》.doc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训练(f卷)》.doc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训练(f卷)》.doc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训练(f卷)》.doc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训练(f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训练(f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edudown.net上万套中小学试题免费下载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训练(f卷)一、基础知识平台(16分)1.给下列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4分)屏zhànɡ()ào()悔阻yì()狂lán()崎qū()默qì()háo()鸣ɡèn()古2.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4分)(1)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2)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3)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4)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污秽的耻辱。3.下列诗句都用了比喻,你能填出各自的喻体吗?试

2、写下来(4分)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______开。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_________落九天。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_________向东流。D.天似_________,笼盖四野。4.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思念故乡,怀念故土的脍炙人口的诗句,请写出其中的两句,并标明作者和出处。(4分)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出处:《_________》二、综合性实践活动(44分)www.edudown.net上万套中小学试题免费下载(一)文言文阅读(16

3、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木兰诗①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②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④万里赴戒机,关山渡若飞。溯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⑤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4、。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妹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⑦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找出画线句子的错别字。(2分)2.指出文中流传至今的一个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3分)www.edudown.net上万套中小学试题免费下载3.《木兰诗》中的对偶句比较多,请在文中找出两组你所喜欢的对偶

5、句。(4分)4.本诗是写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但为什么对十年的征战生活写得比较简略呢?请你探究一下其中的原因。(3分)5.木兰的形象是中国文学史中不朽的巾帼英雄形象。这个形象集中了中华民族哪些优秀品质?(4分)(二)课外现代文阅读(2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山村传圣火①莺飞草长的阳春三月,浙江义乌西乡山区的天气还相当冷,质朴的山民,还穿着一冬未经洗涤的老布棉衣,晒着太阳聊着重复了几代人的老掉牙的话题,唯一的变化就是脑后的辫子成了稀有品种。当晚霞在西山梁上一消失,村庄便由沉沉的黑夜主宰了一切,死寂得只听见偶尔的狗

6、吠。②伏龙山脚下的分水塘村,村边有一口大水塘,它能把泛滥的洪水分成两股向山外泄泻,一股流入浦江县,另一股向东南汇入义乌江,哺育义乌儿女。这一自然地理环境,仿佛早就预示着的潮流,将在这里孕育成一份雄健的动力。③在这个群山包围着的小村庄中,陈家五开间宅子西侧那一间多年未修的柴屋里,每天晚上都漏出丝丝缕缕的灯光,直到黎明。伴着灯光的是陈家老大陈参一,也就是陈望道。晕黄的一圈桕油灯光,照着这个二十九岁的年轻人,照着他面前这张用铺板搁成的“书桌”以及桌上一叠中外文书籍,灯光,自然更集中于狼亳小楷笔锋所至的那一页稿纸,稿纸

7、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在他手下一行行慢慢地延伸,延伸……www.edudown.net上万套中小学试题免费下载随着夜的深沉,气温越来越低,他拎起脚跟边的火笼,拿一支竹片,拨了拨越来越黯淡的炭火,然后将手搁在上面烘着。这也是他休息的时刻,趁着这机会,他总是像检查有无疏漏似的,翻阅堆在一边的那一叠厚厚的稿纸;第一页,赫然出现了这样五个方方正正的楷书,映得微弱的灯光倏地一亮:④共产党宣言⑤这是一部一问世便震颤了旧世界的巨著。他知道这项使命实在太重大太神圣。同样是纸上的文章,传播的却是照亮中华民族心灵的一把圣火,呼唤的是

8、春暖华夏的一声惊雷:使用的同是一支狼亳笔,但一钩一划都是撕破整个旧世界黑幕的一道道闪电,于无声处聆听的却是埋葬旧世界的丧钟。⑥陈望道谨慎地选择了自己的故乡作为完成这项使命的地点。多少个日日夜夜过去了,他呕心沥血翻译着。1920年8月,中文全译本终于面世:白报纸,32开,共58页,印数一千册,首版封面的五分之四是马克思肖像,译者署名为陈望道,定价为“大洋一角”。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