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顾问-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赛迪顾问-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ID:15817635

大小:1.38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8-05

赛迪顾问-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研究_第1页
赛迪顾问-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研究_第2页
赛迪顾问-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研究_第3页
赛迪顾问-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研究_第4页
赛迪顾问-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赛迪顾问-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前言一、研究背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调整产业结构、节能减排的国家发展战略要求下,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多个城市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目标,并从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建筑等几个维度展开低碳城市战略的深入实施。低碳城市的建设模式、应用重点、建设效果等是各级政府建设低碳城市所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将结合空间分布对以上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二、研究目的低碳技术对经济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全球发达城市纷纷把构建低碳城市作为提升城市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不断取得突破的形势下,率先启动低碳城市建设的城市在发展竞争中已占据先机。在谋划布

2、局“十二五”发展的重要时刻,赛迪投资顾问在总结全球低碳城市建设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低碳城市的分布规律和应用重点,提出了低碳城市发展的策略和建议,为各级政府了解全国乃至全球低碳城市建设新形势,更快速地定位自身低碳城市的建设方向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三、主要结论1、我国在建低碳城市已初步形成“一带两区”的格局分布,即以“长江沿线经济带”与环渤海、珠三角两个经济区为重点聚集分布的总体分布特点。2、低碳城市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建筑等五个方面。3、未来中国低碳城市的发展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⑴以点带面呈辐射式发展,由“一带二区”重点发展区域向全国迅速拓展,形成燎

3、原之势。⑵各地低碳城市建设重点愈加突出、特色鲜明。⑶各地加快建设低碳城市的同时越来越注重社会公众的感受。第一章低碳城市发展的区域分布特征一、已形成“一带两区”的总体建设格局截止到2011年11月,我国正在规划建设的低碳城市,已经形成“一带两区”的格局分布,即“长江沿线经济带”与环渤海、珠三角两个地区。目前我国在建的低碳城市有近百个,赛迪投资顾问统计,具有一定规模并接近低碳城市标准的城市主要有19个,其中,长江沿线经济带9个,占总数47.3%;环渤海地区5个,占总数26.3%;珠三角地区2个,占总数10.5%;其他地区3个,占总数15.9%。图1中国低碳城市区域分布特征资料来源:统计局,发改委

4、,工信部,赛迪投资顾问整理2011,11二、重点区域低碳城市建设分布状况1、环渤海地区环渤海地区在建的低碳城市主要包括北京、保定、天津、德州、日照,共5个。环渤海地区自然资源、工业、科技、人才等要素丰富,海陆空交通网络发达,是中国北方活跃的经济体和工业聚集区。目前环渤海地区不仅拥有能源、化工、冶金、建筑、机械、纺织、汽车等传统工业,还有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工业结构调整已经初见成效,并形成了对低碳城市建设构成支撑作用的金融环境。图2环渤海经济区低碳城市分布图资料来源:统计局,发改委,工信部,赛迪投资顾问整理2011,112、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在建的低碳城市主要有上海、无

5、锡、杭州,共3个。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实力最为雄厚的地区之一,区域产业结构基础较好,尤其是上海世博会的举行对长三角地区低碳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地区融合了国际化理念与源远流长的江南文化,通过综合利用当地的产业、人才和观念优势,将经济增长、社会建设、民生改善融合于低碳城市的全面建设。图3长三角经济区低碳城市分布图资料来源:统计局,发改委,工信部,赛迪投资顾问整理2011,113、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在建的低碳城市主要包括重庆、成都、贵阳、攀枝花,共4个。西南地区由于历史原因,承接了内地的部分重要工业,目前区域已形成了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发展共识,走集约集群、资源循环利用的工业发展道

6、路。西南地区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便于形成以绿色民生为抓手,以绿色生态为核心,整体发展城市空间、交通体系、低碳建筑和绿色消费的发展体系,全方位建设低碳城市。图4西南地区低碳城市分布图资料来源:统计局,发改委,工信部,赛迪投资顾问整理2011,114、珠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在建的低碳城市主要包括深圳和珠海,共2个。珠三角地区毗邻港澳、华侨众多,是中国对外经济的重要窗口。建立珠三角优质生活圈,是珠三角地区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转入低能耗、低污染、高技术含量新发展轨道的强大动力。珠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达,但近年来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涨和产业转移等问题,产业必须找到附加值更高、能耗更低的支撑点,并利用本地高度

7、发达的金融环境对电子制造业实施转型升级与技术更新换代。图5珠三角经济区低碳城市分布图资料来源:统计局,发改委,工信部,赛迪投资顾问整理2011,11第二章重点低碳城市分布状况一、中国低碳城市一般性评价标准及发展现状1、评价标准表1中国低碳城市一般性评价标准类别目标指标单位全国城市全国100强城市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人均GDP万元612GDP增速%810第三产业占GDP比重%5060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