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文格式(中文)

课程论文格式(中文)

ID:15822132

大小:4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5

课程论文格式(中文)_第1页
课程论文格式(中文)_第2页
课程论文格式(中文)_第3页
课程论文格式(中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课程论文格式(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重要提示:1.论文标准格式中的说明(用蓝色或红色字体表示),在参阅后请自行删除(包括本提示),黑色字体的内容全部保留!!2、本封面的填写内容一律用“三号楷体_GB2312”。淮阴工学院课程论文(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论文题目:课程名称:任课老师:姓名:班级:学号:3题目(3号黑体,加粗,居中,1.5倍行距)摘要××××××××××××××××(小4号宋体,1.5倍行距)×××××××××××××××××××××××××××××××××××××××××××××××××××××××××××。(要求100~150字)关键词×××,×××,×××,×××(3-5个,小4号宋体)

2、(空1行)正文1×××××××(作为正文第1章标题,用小4号黑体,加粗,1.5倍行距)××××××××××××××××××………(小4号宋体,1.5倍行距)2×××××××(不换页,作为正文第2章标题,用小4号黑体,加粗,1.5倍行距)××××××××××××××××××………(小4号宋体,1.5倍行距)(空1行)参考文献(小4号黑体)1×××××××(小4号宋体,1.5倍行距)×××××2××××××××××××××××××××××××××××××××××××××××××3××××××××××××××××××××××…………注:1.正文中表格与插图的字体一律用5号宋体;2.正文

3、各页在页脚处插入页码,5号居中,封面不加页码;3.为保证打印效果,在打印前,请将全文字体的颜色统一设置成黑色。4.论文格式范例如下:3关于翻译共性的研究摘要语料库方法应用于翻译研究推动了关于翻译共性的研究。本文追述这一研究历程以及目前对此论说的质疑,指出以MonaBaker为代表的翻译共性研究在研究对象的界定和方法论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认为对翻译共性的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翻译过程本身,还应当从具体语言对、翻译方向、译者因素、文体类型等多个视角进行。关键词翻译共性,单语类比语料库,双语平行语料库1引言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型翻译语料库所拥有的大规模原文与译文文本语料与相关计算机分析技术

4、结合所产生的数据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方法应运而生经过十多年的理论阐述与实证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其研究范围覆盖了从翻译过程到产品的各种翻译现象,特别是翻译语言普遍特征、翻译过程、翻译转换与规范、译者文体等方面。这些领域中以对翻译语言普遍特征的研究最为突出。翻译共性(translationunversals),亦称翻译普遍性或翻译普遍特征1Baker(1993:243)将其定义为“翻译文本而不是原话语中出现的典型语言特征,并且这些特征不是特定语言系统干扰的结果”,即指翻译语言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语言变体,相对于目标语原创语言,在整体上表现出来的一些

5、规律特征。…………2前语料库时期的翻译共性研究语料库用于翻译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参见Laviosa2002:1、21),但当时文本采集的规模通常较小,并且多以手工统计为主。这里所谓“前语料库时期”就是指大规模机读翻译文本用于翻译研究之前,通过人工采集原文与译文文本,并对与翻译有关的语言现象进行人工对比、分析和统计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翻译共性研究主要表现为从词汇、句法和文体等角度关注简化、显化和范化三方面问题。……………………5结语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方法至少有两大特点:可观察性(observability)和可重复性(repli-cability)。这一研究模式面对的是实

6、实在在的语料,从假设出发,在各种语言中不断加以验证和置疑,周而复始,使得研究逐渐深入。如上所述,翻译共性研究中各种变量的介入,加上翻译共性假设本身在概念界定和方法论方面存在的问题,3导致了个别实证性研究对翻译共性的质疑。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双语语料库在各语种中的建立,以及实证性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我们需要重新界定研究对象,发展方法论,在更加充分描写的基础上,从语言、认知和社会文化等视角建立一套系统的解释和预测机制,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或验证于)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中。参考文献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2华罗庚,王元.论一致分布与近似分析

7、.中国科学,1973(4):339~3573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数学系统学研究所,19834BorkoH,BernierCL.Indexingconceptsandmethods.NewYork:AcademicPr,1978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