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ID:1582303

大小:3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1-12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_第1页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_第2页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_第3页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_第4页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醉翁亭记》教学设计《醉翁亭记》最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积累言词汇二体会欧阳修在美景中寄寓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三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六一居士(欧阳修的号)的由:欧阳修自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金石遗一千卷,有琴一张,由棋一局,常置酒一壶,再加醉翁一个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运动的领袖,所作散说理畅达,抒

2、情委婉。本选自《欧阳忠公集》。庆历年(104),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上疏为其辩解而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二年,写了本。欧阳修写此时不过39岁,中所说“年又最高”“苍颜白发”,都是夸张的写法。二疏通字:听配乐朗读。正音并解释加点词语:1林壑尤美(  )2名之者谁?()3翼然临于泉上者()4、饮少辄醉( )在乎水之间也。( )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7负者歌于途( )8伛偻提携(   )(  )9觥筹交错(     )10颓然乎其间者()三诵读感知:(一)自由朗读。1朗读时要注意

3、21个“也”字,读起语气不尽相同。(1)陈述(2)肯定(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2朗读时还要注意2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句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二)把握结构。第一部分(1)醉翁亭地理位置及名字的由(琅琊间、酿泉边上)第二部

4、分(2)间朝暮四季景色第三部分(3、4)太守与民同醉同乐的情景(三)分析各部分层次,领会全主旨:第一部分:介绍景点——醉翁亭地理位置及名字的由1分两层:第一层写地理位置:环滁皆→西南诸峰→琅琊→酿泉→醉翁亭;第二层写亭的得名:建亭者→名亭者醉翁→“醉翁之意”(题眼,主线)。2分析第一层的写景方式:自远而近,从大环境写起,层层烘染,步步推进,一步步把读者带入佳景。3对照图片将学生带到美丽诱人的风景区去感受自然之美。4根据提示背诵此段。第二部分:描绘景点——醉翁亭早晚及四季美景。朝暮图:纵向展开,抓

5、住“明”“晦”的特点。四时图:横向铺排。抓住了间独特的景物、花、木、泉、石,写出了迥然有异的四幅图景。第三部分:描绘景点人物活动:官民同游。1、可分为四小层。分别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2、百姓游乐图:“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而不绝”“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3、太守宴乐图:临溪而渔,酿泉为酒,肴野蔌;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苍颜白

6、发,颓然乎其间,太守醉也——太守宾客,和谐相处。第四部分:作者感慨并明志:与民同乐。1、先朗读(勾划出间夕照的起止句),后分析,再背诵。2、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既包含娱情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的反映。(四)小结全主旨:太守之“乐”: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太守之“醉”:醉于水之乐,醉于宴酣之乐,醉于与民同乐。四欣赏拓展:欧阳修的其他有代表

7、性的作品:《秋声赋》: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於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予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乎哉?”  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

8、。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馀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