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粒载药系统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纳米粒载药系统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ID:15828050

大小:23.74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5

纳米粒载药系统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_第1页
纳米粒载药系统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_第2页
纳米粒载药系统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_第3页
纳米粒载药系统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_第4页
纳米粒载药系统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纳米粒载药系统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纳米粒载药系统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生物制药1201颜飞飞U201212613摘要:载药纳米微粒是纳米技术与现代医药学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药物输送载体。它缓释药物、延长药物作用时间,透过生物屏障靶向输送药物,建立新的给药途径等等,在药物控释方面显示出其他输送体系无法比拟的优势。近年来载药纳米微粒在临床各个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势头强劲,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综述了载药纳米微粒在临床各领域应用的研究成果,并对其发展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一.纳米载药系统的特点1.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缓释性载药纳米粒可作为异物而被巨噬细胞吞噬,到达网状内皮系统分布集中的肝、脾等靶部位和连接有配基、抗体、酶底物

2、所在的靶部位。到达靶部位的载药纳米粒,可由载体材料的种类或配比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释药速率。通过调整载体材料种类或配比,可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从而制备出具有靶向性和缓释特性的载药纳米粒。如肿瘤血管对纳米粒有较高的通透性,因此可用纳米载体携带药物靶向作用于肿瘤组织。2.改变药物的给药途径纳米载药系统可以改变药物的给药途径,使药物的给药途径和给药方式多样化。利用聚合物纳米颗粒作为药物载体包裹药物,可以保护肽类、蛋白质或反义核酸等药物不被酶解或水解,使药物可以口服,并可减少用药剂量和次数。3.增加药物的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延长药物作用的时间纳米粒高度分散,表面积巨大,这有利于增加药物

3、与吸收部位生物膜接触面积,纳米粒的特殊表面性能使其在小肠中的滞留时间大大延长,药物负载于纳米载体上可形成较高的局部浓度,明显增加和提高药物的吸收与生物利用度。而对于眼部疾病的治疗,一般滴眼剂药物代谢快、需反复多次给药,且增加并发症发生的几率,而纳米载药系统的长效作用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4.增加生物膜的通透性与一般药物的跨膜转运机制不同,纳米粒可以通过内吞等机制进入细胞,因此载药纳米粒可以增加药物对生物膜的透过性,有利于药物透皮吸收与细胞内药效发挥,使其通过某些生理屏障(如血脑屏障),到达重要的靶位点,从而治疗某些特殊部位的病变。5.提高药物的稳定性药物经过载体的包裹形成了较为封闭的

4、环境,可以增强药物对外界因素的稳定性。而且纳米载药系统还可以增加药物的生物稳定性,使药物在到达作用部位前保持其结构的完整性,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活性。6.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载药纳米粒的靶向性在增加局部药物浓度的同时降低了全身其他部位的药物浓度,其缓释性还可以减小血药浓度的波动,其高生物利用度又可以减少给药剂量,从而大大降低了药物的全身性毒副作用二.纳米载药的制备1.制备方法乳化聚合法:适用于液体聚合物单体,常见的如氰基丙烯酸烷基酯(AC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类,分别在OH-和γ-射线催化下发生分子间聚合,形成聚氰基丙烯酸烷基酯(PACA)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这种方

5、法在药学领域应用已不多。天然高分子固化法:将天然高分子材料用加热、胶凝、脱水、聚合等方法固化,必要时还需加交联剂,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相容性,但存在制备困难、成本高、质量无法控制、不能大规模生产等缺点。乳化-溶剂挥发法:是将聚合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药物溶解或分散在该有机溶剂中,再将此溶液滴加到水相中进行乳化,形成O/W型乳剂,所用乳化剂或表面活性剂有明胶、聚乙烯醇(PVA)等,形成稳定的乳液后蒸发除去有机溶剂。此法适合制备亲脂性药物的纳米粒。复乳(W/O/W)法可用于制备载有水溶性药物的纳米粒。Sanchez等[5]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得α-干扰素的PLGA纳米粒,平均粒径28

6、0nm。上述两法均需高速均质器或超声乳化装置,这些方法在实验室规模上的制备尚可行,但对于规模化的生产,应采用低耗能的乳化装置。乳化-溶剂扩散法:是溶剂挥发法的改进。将与水混溶的溶剂和与水不溶性有机溶剂混合作为油相,当油相与水相接触时,与水混溶的溶剂自动扩散进入水相,在两相间产生界面紊流,界面能降低,界面骚动,形成更小的纳米级乳滴,接着再固化、分离,即得纳米粒。随着与水混溶的溶剂比例的增加,粒径则显著降低。盐析法:一些高分子材料在某些盐类存在时会产生盐析,故可用于制备某些高分子材料的纳米粒。Allemann等[6]用本法制备了载抗精神病药savoxepine的聚乳酸(PLA)纳米粒,

7、包封率达95%。该法制备工艺简单,避免了有机溶剂残留,产率高,易于规模化生产。纳米沉淀法:将药物和聚合物溶于适当的溶剂中,加入另一种聚合物的非溶剂,聚合物材料因溶解度下降可沉淀出来,将药物包裹形成纳米粒。常用的非溶剂为水。高压乳匀法:早期应用于脂肪乳等制备,其分散过程集合了涡旋、空化、剪切、碰撞和强烈混合等多种作用,在制备过程中可完成灭菌,能满足大规模生产的要求。Nathalie等[7]将亲水性药物盐酸普萘洛尔采用此法成功制得了高包封率PLGA纳米粒。超临界流体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