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混凝土浇注事故分析

水下混凝土浇注事故分析

ID:15828299

大小:2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5

水下混凝土浇注事故分析_第1页
水下混凝土浇注事故分析_第2页
水下混凝土浇注事故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水下混凝土浇注事故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下混凝土浇筑常见事故分析及预防处理措施一、    概述浇筑水下混凝土如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等,一般采用水下直导管法施工,它是施工中极为关键的一道工序。对于诱发灌注事故的因素,在施工初期就应彻底的清除。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常见的事故有管塞卡堵、堵管、接头渗漏、导管提空、埋管、钢筋笼上浮、断桩、桩头空心等。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二、    常见的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处理措施1、    导管塞卡堵(1)    原因分析。个别管节受损变形大、管节间橡皮垫圈凸出于内壁或管内残留混凝土渣未清除干净;导管塞的形状或制作材料不当。圆柱形、木制、钢材等硬质材料制作的导管容易卡堵;开始浇筑时未先浇筑砂

2、浆或砂浆中含有碎石也有可能造成卡堵事故。(2)    预防措施。下管前对各节导管认真检查,有条件的做落球试验;采用具有一定柔性的材料,如橡胶空心球塞等做导管塞。开始浇筑时先灌注适量的砂浆。(3)    处理方法。如果刚开始浇筑即发生导管阻塞,可判断为球塞卡堵,应及时提升导管,上下来回缓慢升降,如仍不下料应立即拆除导管,然后重新下管浇筑。2、埋管(1)    原因分析。浇筑时间长,先期浇筑的混凝土流动性变差,影响后期浇筑混凝土的流动和扩散;混凝土拌和物落度较小,和易性差,在导管内结成块;导致堵塞;混凝土拌和物在拌制过程中有超径石子,或混凝土拌和站、运输车内的大结块;在下料过程中因进料

3、口把关不严,进入导管形成堵塞;混凝土初浇时,导管下口距孔底太近,空内泥浆郁积厚,导管塞排不出导管形成堵塞。(2)    预防措施。先期浇筑的混凝土适宜加缓凝剂,延缓初凝时间;导管底口距离孔底的高度要适当,一般在0.4m,不能超出0.5m;过低则混凝土排出不畅通;过高不容易满足地一次下料导管埋深要求,甚至造成初灌未封底;浇筑时料斗要严格把管,防止超径石子,团块进入导管;清孔时保证泥浆性能良好;防止清孔后孔底余郁积厚度大,同时也能防止浇筑混凝土面泥浆压力大,增加混凝土下料阻力,影响混凝土扩散;组织好各个环节,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3)    处理方法。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发生堵塞时,应

4、查对下料记录,确认管底位置和埋深;以最大限度上下反复抖动导管,开始提升时不宜过高,不的向下猛落,以防止引起导管破裂,混凝土离析等问题;若以上方法不行的话,应果断抓紧起拔导管,重新下关浇筑;重新浇筑时,导管底部应该插入混凝土1.0m,同时用小抽筒抽净管内泥浆,并注入适量砂浆。3、堵管(1)    原因分析。导管采用传统的法兰盘连结方式或法兰盘挂住钢筋笼;长时间不起拔,埋管过深;浇筑过程中因故停顿时间长,混凝土强度开始增长,混凝土的落度偏小,气温较高,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过早。(2)    预防措施。先期浇筑的混凝土适宜加缓凝剂;浇筑混凝土严格控制入仓混凝土的质量,特别是混凝土的落度,不

5、合格的混凝土严禁入仓;高温天气应加强拌和能力,保证混凝土的供应;浇筑工程中勤起拔,严格控制导管的埋深,不得超过6.0m;导管连接应采用螺旋式的,不适宜用法兰盘连接,以减小提升阻力,并可防止挂钢筋笼。(3)    处理方法。埋管深度不大时,停止浇筑,拆除上部导管,挖除已经浇筑的混凝土,埋管过深时,埋管应报废处理。4、钢筋笼上浮(1)    原因分析。钢筋笼上端未固定牢固,灌注混凝土时冲击力大,导管不居中,导管法兰挂住钢筋笼环箍。(2)    预防措施。将钢筋笼上端固定牢固,固定于钻机底盘;当灌注钢筋笼底部时,应缓慢放料,尽量减小导管的埋深,减小对钢筋笼的冲击力。下管时应尽量居中,不用

6、带法兰盘的导管,改用螺旋接口的导管。5、    导管接头、焊缝进水。(1)    原因分析。导管接头橡皮垫圈老化、损坏或残缺;接头连接不紧,起吊过程中松动、进水或焊缝局部薄弱,在外部泥浆压力作用下缝隙扩大、进水。(2)    预防措施。加强责任感,下管前应对橡皮垫圈、焊逢进行仔细检查,采用螺旋式导管连接,保证密封圈未老化、破损;桩深度较大的情况下,应在地面做导管连接及密封试验。(3)    处理措施。漏水部位较高,可提升导管(不提出混凝土面),处理渗漏处,然后下导管,用小抽筒吸净管内泥浆,继续浇筑;漏水部位较深,则提出导管,处理渗漏处或更换导管,重新下管至混凝土面以下1.0m,用小

7、抽筒抽净管内泥浆,继续浇筑。6、导管提空。(1)    原因分析。混凝土面探测、计算有错误,或导管提升过快,将导管提出混凝土面以上,钻机刹车不灵,导致提空。(2)    预防措施。技术人员应记录清孔后的泥浆比重,一此精确计算浇筑过程中导管的埋深,并与混凝土面探测对照,认真做好导管拆卸记录;开始浇筑前钻机刹车不灵,如提升过程中突然发生刹车失灵,则及时关闭电源开关,使钻机停止提升,严格控制泥浆质量和清孔质量;防止混凝土面泥砂郁积过厚,并注意混凝土自管外落入孔内形成混凝土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