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设计要点探讨

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设计要点探讨

ID:15828788

大小:1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8-05

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设计要点探讨_第1页
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设计要点探讨_第2页
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设计要点探讨_第3页
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设计要点探讨_第4页
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设计要点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设计要点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设计要点探讨摘要:通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类型、设计目的、类型尺寸、配筋等的介绍,对比2011版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对改进和修改的部分作了相应的分析,以期使大家更好的理解和领悟,为今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使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以后更加广泛的应用的高等级公路中去。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设计设计施工技术要点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已建成123.1万余公里,里程位居世界第一,而且每年在建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的规模也位居世界各国前列,但是我们要看到,我国已建及在建的各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当中

2、,一方面低等级公路里程长度占绝大多数,且大多为农村公路;另一方面,高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设数量还在逐年下降。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经久耐用、后期养护费用低廉等优点,能更好的适应由于经济增长而出现的各类大型物流车辆的快捷运输要求,同时对水泥混凝土路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车辆荷载的增加。高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一般为20~30年,但是根据已建的高等级水泥混凝土路面运营情况,实际上在使用7~8年左右,就出现大量的断板、错台等破损类型,需要再次大修,远没达到当初的期望,因此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有被边缘化及被沥青混凝土路面替代的危险。究其原因有

3、车辆超载及交通量过大的原因,也有路面结构设计及施工的不足和缺陷,本文根据新修编的2011版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中对接缝的改进及有关新规定,阐述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中的接缝设计的类型、作用及使用要求等,以便在今后的设计施工中,能更好的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使水泥混凝土路面能更好的广泛应用于高等级公路中去。1.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设置的目的及类型1.1设置目的防止或减弱温度变化引起的混凝土板的胀缩应力、翘曲应力和施工要求。混凝土面板在路面温度升高或降低时,面板纵向受到约束,不能自由伸缩而产生附加应力及面板翘曲产生翘曲应力(图a、图b);每日施工完成或

4、施工当中一些不确定因素中断连续浇筑作业而需要设置的施工缝。温度升高时温度降低时1.2接缝的类型1.2.1从接缝的方向分:横缝和纵缝横缝:垂直于行车方向的接缝纵缝:平行于行车方向的接缝1.2.2从接缝的功能分:缩缝、胀缝、施工缝1)缩缝:保证板因温度和湿度的降低而收缩时沿该薄弱断面缩裂,从而避免产生不规则的裂缝。2)胀缝:保证板在温度升高时能部分伸张,从而避免产生路面板在热天的拱胀和折断破坏,同时也能起到缩缝的作用。3)施工缝:每天完工或因雨天及其它原因不能继续施工时,应做到胀缝处或缩缝处,并做成施工缝的构造形式。1.2.3从接缝的构造可分为:平

5、缝、企口缝、传力杆缝及假缝等。1.接缝设计接缝是混凝土路面最薄弱的地方。除了路表水渗入外,接缝处板边弯沉大和温度翘曲变形大是混凝土面层易产生板底脱空和板块断裂的重要因素。2.1纵缝设计有缩缝和施工缝;当一次铺筑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施工缝;当一次铺筑宽度大于路面容许的板宽(4.0~4.5m)时,应设纵向缩缝。h/2h/23~4cm3~8mm填缝料10cm拉杆纵向施工缝h/2h/210cmh防锈涂料纵向缩缝3~8mm纵缝构造缩缝做成假缝形式,即铺筑时仅在板的上部设缝槽,而板的收缩和翘曲会使缝槽下的混凝土自行断裂。由于断裂表面凹凸不平、互相嵌锁,使这

6、类接缝具有一定的传荷能力。缝槽深度要适中,过浅,混凝土截面的强度削弱得不够,从而不能保证以后的断裂发生在接缝的位置上;过深,不规则断裂面积过少,接缝的传荷能力就降低。一般缝槽深为1/3~2/5h。槽宽尽可能窄些,一般为3~8mm。纵向缩缝应设拉杆,以避免板块横向位移并保证接缝的传荷能力。纵缝设置的横向拉杆,一般采用螺纹钢筋,中部10cm范围内应刷防锈涂料。每延米纵缝所需的拉杆钢筋面积As(c㎡):B、h—混凝土板的宽度(m)和厚度(cm);[s]—钢筋的容许拉应力,螺纹钢筋取160MPa,光园钢筋取135MPa。拉杆应具有足够的长度,使锚固在混

7、凝土内的拉杆能发挥其抗拉能力。此外,还要考虑施工误差,应留有一定的余地(例如5cm),故拉杆的长度Ls(cm),按下式确定:ds—拉杆钢筋直径(cm);[s]—钢筋同混凝土的容许粘结应力,螺纹钢筋取1.8MPa,光园钢筋取1.25MPa。拉杆的尺寸和间距可参见表2-1。2011版新规范对面板厚度大于26cm的混凝土版将钢筋间距分别调小了10cm,加强了面板之间的横向连接,同时也增加了钢筋的传荷能力。表2-1拉杆直径、长度和间距(mm)面层厚度(mm)到自由边或未设拉杆纵缝的距离(mm)3.003.503.754.506.007.5200~250

8、14×700×90014×700×80014×700×70014×700×60014×700×50014×700×400≥26016×800×80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