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水口、退水渠施工方案

泄水口、退水渠施工方案

ID:15832231

大小:7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6

泄水口、退水渠施工方案_第1页
泄水口、退水渠施工方案_第2页
泄水口、退水渠施工方案_第3页
泄水口、退水渠施工方案_第4页
泄水口、退水渠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泄水口、退水渠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退水口、退水渠施工方案一、退水口及排水井构筑施工方案本工程共设南深泓排泥场3#与北深泓的4#排泥场两个排泥区,排泥区的排泥高度适中,经现场勘察北深泓的4#排泥场采用砖混式排水井退水,南深泓的3#排泥场采用涵管式和土工布宽顶溢流堰式退水口退水。施工工期安排如下:1、3#排泥场的退水设施施工在AD1200施工展布完成前完工。2、4#排泥场的退水设施施工在4#围堰竣工前完工。(一)、3#排泥场退水口布置与施工1、退水口布置3#排泥场将设置两个土退水口,第一个退水口设置在横穿南偏泓的机耕路上(桩号141+035),采用退水涵管

2、式退水;第二个退水口设置在3#冲填区的最东边(桩号141+695),采用土工布宽顶溢流堰式退水口;根据施工进展、退水浓度等因素,启用第一或第二个退水口;以达到满足疏浚施工退水的要求、减少回淤之目的。具体位置见《施工总布置平面示意图》。2、退水口施工(1)、3#冲填区最西边的退水口制作1)、退水前在桩号141+035处南偏泓机耕路(横穿南偏泓)上埋设4根直径420mm排泥管道用作施工退水,随着出水浓度增高或排泥场的泥面抬高而更换埋设地点或抬高退水管道埋设高程,以减小退水回淤。2)、埋设的管道间距不小于0.3m;3)、回填

3、好埋设地点,不影响交通,并夯实管壁。(2)、3#冲填区最东边的退水口制作1)、在已滩地上开挖一个2~3米的退水口与退水渠连接;(2)、在退水口里口开挖一道横向的凹槽;(3)、在整个退水口铺上1~2层的土工布并展平;(4)、把铺好的土工布靠退水口里口的塞进凹槽里,并用口袋装土嵌紧,同时嵌入的装土口袋高程不得高于退水口的高程,以防止被流水冲走;凹槽槽退水管(5)、用口袋装土把退水口周围的土工布压紧;随着出水浓度增高或排泥场的泥面抬高而抬高退水口高程,以减小退水回淤。此法排水虽然简单,但是上述每道工序必须用人工认真做好。(二

4、)、4#排泥场退水口布置与施工1、排水井布置经现场勘察结合围堰设计计算,4#围堰平均净高为4.2m;疏浚工程量大,施工工期较长;4#排泥场将设置一个砖混式退水井,位置在排泥场的东边,距橡胶坝约100m的位置。退水井布置在此位置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排泥场布置在开挖区的东侧,退水井布置在此位置,可以延长退水流径,减少回淤;(2)、此处地基较好,满足做退水井的地基要求;(3)、退水井布置在此位置,不致于造成整个开挖区全段面回淤。(4)、退水井布置在此位置,即使疏浚后期有部分回淤,后期清淤方便,容易清除掉;2、排

5、水井结构设计选型(1)、排水井选型整个退水系统由退水竖井结合退水管道、消力池、退水明渠组成。排水井是整个退水系统的核心部分,是整个退水系统能否正常安全运行、回水泥浆浓度能否得到有效控制的关键。在总结多年施工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冲填区容量适中、回水流量大、施工周期较长等特点,我公司自行研制出了可自由调节冲填区水位的钢质式和砖混式等各种规格排水井,以满足不同的工程需要。先后在怀洪新河安徽段、中运河宿迁段、沂河江苏新沂段以及临淮岗下引河试挖段等大型疏浚工程中广泛的推广和运用。本工程采用砖混式退水井。(2)、砖混式排水井1)砖混

6、式排水井的运行机理视围堰内泥面堆积高度,通过增减口门周边的挡水板调节水位,水流则从挡水板顶部溢流至退水口内,经退水管、消力池和退水明渠排至河道。2)砖混式排水井特点该排水井结构除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完全可以有效控制排泥区内的退水泥浆浓度。详见《退水竖井结构示意图》。(3)、砖混式排水井的主要结构整个排水井由退水口门、消力池和退水明渠三部分组成,其中退水口门和消力池是排水井结构的最重要部分。见图《排水井结构示意图》。1)、退水口门退水口门的作用是将冲填区内泥浆浓度小于5%的余水安全排送至冲填区之外。退水口门主要由以下

7、几部分组成:①、浆砌石材料构筑的基座。②、4根钢筋混凝土的砖混立柱。每根立柱均与基座浇铸成一体;立柱两侧均留有凹型槽。③、12根预制钢筋混凝土横挡,置于相邻立柱的中间和顶端,用于增加立柱的侧压力。④、若干不同规格的木板,用于插入相邻立柱的凹槽中,以调整余水的排出流量。⑤、1块一定规格和大小的钢质连接板,其间适当部位留有与排水管直径一致的圆孔。连接板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立柱连接,下端与基座连接,上端加装一定规格的角钢后,用于加装木板。⑥、φ1000mm的排水管若干节,埋于距橡胶坝约100米的堰身,其中排水管的进水端与钢质连

8、接板紧固。⑦、止水2~3道,置于排水管堰身段的适当位置,用于阻止水通过管壁流动,导致堰身坍塌等险情发生。⑧、2个封堵钢板。当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启用该设施分别封堵排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避免水倒流至冲填区。在水位低于内水位时段,排泥区内的积水即排水井自排,在水位高于内水时段,退水渠穿过行洪堤部位应埋设涵管,涵管出口设封堵闷头或阀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