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主要史前文化遗址

湖南主要史前文化遗址

ID:15836646

大小:13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6

湖南主要史前文化遗址_第1页
湖南主要史前文化遗址_第2页
湖南主要史前文化遗址_第3页
湖南主要史前文化遗址_第4页
湖南主要史前文化遗址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主要史前文化遗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玉蟾岩遗址、高庙遗址、城头山遗址是湖南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物古迹,分别代表了中华民族最早的稻作农业、宗教文化和城市文明,这些遗址与炎帝传说不谋而合,故有人称之为泛炎帝文化。  湖南不仅拥有炎帝陵、舜帝陵、嫘祖墓、二妃墓、善卷墓,还拥有五岳之一的南岳及祝融传说,然而自西周以来却一直被视为蛮荒之地。然而,考古发现证明,这里恰恰就是中华文明的最早源头之一。一、与炎帝文化相关联的远古文物古迹 [拘泥于传统说法]  炎帝神农氏,据传是中华文明之祖。在中国文献记载中,人们将远古的很多发明创造归于炎帝。据传炎帝有十七代,或言八代,或言七十代。他从北方南下寻找粮食及医药,最终在湖南发现原

2、始水稻并建立古厉山国,从此中国开始了农业文明进程。因此从陕西到湖北、湖南到处都有炎帝传说。他的部族在湖南生活长久,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道县的人工水稻与神农发明农业当有联系。道县附近有嘉禾县,文献记载与神农有关。《桂阳州志》:“《管子》曰:神农种谷于淇田之阳……九洲之人,乃知谷食。”又云:“天降嘉谷,神农拾之,教耕于骑田岭之北,其地曰禾仓,后以置县。”《衡湘稽古录》:“帝之匠赤制氏,作耒耜于郴州耒山。”于是神农揭开了中国农业浩浩史册的第一页。嘉禾县,古称“禾仓堡”;禾仓,即谷仓,是天下粮仓,清人李元度重修《南岳志》卷十引《湘衡稽古》云:“今桂阳县北有淇江,其阳有嘉禾县

3、。相传炎帝之世,天降嘉禾,帝拾之以教耕,以其地为禾仓。后置县,因名嘉禾。”  高庙遗址也与炎帝有关,最近出现一种“炎帝会同说”,怀化会同县的许多地名,如:连山、八卦庙、会同等都与炎帝有关。另外其所引几条古书记载也是可供研究的。如:东汉《春秋纬·元命苞》:“少典妃安登游于华阳,有神农(此“神农”指“神龙”,“农”是“龙”之误,《史记•补五帝本纪》:“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首感之于常羊,生神农,人面龙颜,好耕,是谓神农,始为天子”。《山海经•大荒西经》明确记载:“大巫山、有金之山,西南,大荒之中隅,有偏句、常羊之山”。而晋代《伏滔集》载《习凿齿论青楚人物略》:“神农生于黔中

4、”,又据《会同县志》记载,会同古属“黔中”之地。  炎帝又与城头山古城有关联。神农氏又称烈山氏,传说在湖南建了厉山国。《读史方舆纪要》:“澧水:州南三里,源出慈利西之厉山,东流会溇水,又东经石门县会渫水,又东至州城下,州北七十里之涔水,州东二十五里之澹水,俱流合焉,下流入于洞庭。《楚辞》:‘濯余珮于醴浦’虞喜云即澧水,亦曰兰江……”,可见,烈、厉、澧、醴相通,今湖南西有澧县,东有醴陵市,炎陵县,皆古长沙境。《南岳志·前献》引王万澍曰:“(炎帝)[神农]都长沙凡七代。”这个古长沙包括澧县。  二、道县玉蟾岩遗址与古稻文化圈玉蟾岩遗址的考古学价值  玉蟾岩(俗称蛤蟆洞)遗址位

5、于湖南省道县西北16公里寿雁镇,是一处文化性质单纯、文化内涵丰富的史前洞穴遗址。遗址文化堆积厚1.2—1.8米,出土遗物主要为打制石器和骨、角、牙、蚌制品及动、植物遗骸,呈现出由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的面貌。时代距今1.2万年以前。最重要的是发现了稻谷和原始陶片遗存。稻谷共出土四枚(据报道,近年又发现更多枚),同时在文化堆积土样中分析有稻属硅酸体。经专家分析鉴定,玉蟾岩出土的稻谷是一种兼有野、籼、粳综合特征的从普通野生稻向栽培稻初期演化的最原始的古栽培稻类型。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是探索稻作农业起源的时间、地点及水稻演化历史的宝贵实物资料。原始

6、陶片火候很低,夹大量粗沙,质地疏松,复原为敞口斜壁尖圜底的釜形器。这是中国已知最早的陶制品之一,对探讨中国制陶工艺的起源与发展有着重要价值。玉蟾岩遗址是标志中国稻作农业和制陶工艺起源的代表性史前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岩洞文化堆积保存状况良好,蕴含着大量由旧石器时代文化向新石器时代文化转变的信息。玉蟾岩遗址再现了原始农业的景象,反映了古人是如何与大自然搏斗、从大自然获取物质财富,从而解决生存问题的。玉蟾岩遗址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稻作农业的发源地。周边史前文化遗址与古稻文化圈  玉蟾岩遗址可与附近嘉禾县神农炎帝传说、宁远县的舜帝陵、道县之象庙、江永女书及瑶族民

7、族文化构成一个古代史迹文化圈,圈内径约40公里。  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九嶷山是舜文化的藏精之所。《史记》载:“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道县,据《今县释名》“有营道山在西北,唐初置营州,后改道州。”1913年改为道县。一说以古道国为名。有舜之弟象的史迹。《括地志》云:“鼻亭神在营道县北六十里。故老传云舜葬九疑,象来至此,后人立祠,名为鼻亭神。舆地志云零陵郡应阳县东有山,山有象庙。王隐晋书云本泉陵县北部,东五里有鼻墟,象所封也。”  江永女书又名“女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种独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