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足阳明胃经的穴位

探讨足阳明胃经的穴位

ID:15837328

大小:119.0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08-06

探讨足阳明胃经的穴位_第1页
探讨足阳明胃经的穴位_第2页
探讨足阳明胃经的穴位_第3页
探讨足阳明胃经的穴位_第4页
探讨足阳明胃经的穴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讨足阳明胃经的穴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探讨足阳明胃经的穴位1、承泣穴       1)传统位置       承泣穴位于面部,当目正视时,瞳孔直下,在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2)经络感传       刺激承泣穴诱发的经络感传通胃经。有串经到大肠经和小肠经。       3)敏感刺激       在承泣穴左右及下方1cm范围内,每隔2mm处给与一个牙签压迫刺激。结果以承泣穴处最为敏感。       4)穴名小议       承泣穴的承字指承受;泣指鼻中液体。承泣就是说此穴可以承接从眼睛流到鼻子中的液体。       5)定穴理由       (1)在经络线上;(2)局部刺激敏感;(3)有串经

2、。       6)穴位小议       承泣穴的经络感传没有什么特点,一般用于治疗眼科疾病和与眼鼻相关的疾病。   2、四白穴       1)传统位置       四白穴位于面部,当目正视时,在瞳孔直下,眶下孔中。       2)经络感传       刺激四白穴诱发的经络感传通胃经,感传的重点在鼻子。其中有四条感传线通鼻子的上中下和上唇。有串经到胆经和肺经。       3)敏感刺激       在四白穴周围2cm范围内,每隔2mm处给与一个牙签压迫刺激。结果以四白穴处最为敏感。       4)穴名小议       四白穴的四为数词;白非白色的白,而

3、是自的简写,意为鼻子。四白就是说刺激此穴后有四条感传线通往鼻子及相关部位。       5)定穴理由       (1)在经络线上;(2)局部刺激敏感;(3)有串经。       6)穴位小议       四白穴明确指出刺激此穴诱发的经络感传重点通往鼻子,因此可以用于治疗鼻子的疾病。   3、巨髎穴       1)传统位置       巨髎穴位于面部,当目正视时,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在鼻唇沟外侧。          2)经络感传       刺激巨髎穴诱发的经络感传通胃经。有串经到肺经。       3)敏感刺激       在巨髎穴周围2cm范围内,每

4、隔2mm处给与一个牙签压迫刺激。结果以巨髎穴处最为敏感。       4)穴名小议       巨髎穴的巨指一侧面部骨骼的形状为巨型,髎为骨旁边的孔。巨髎就是说此穴位于面部巨形骨骼中间部分(颧骨)下面的孔穴内。       5)定穴理由       (1)在经络线上;(2)局部刺激敏感;(3)有串经。       6)穴位小议       巨髎穴名称旨在穴位的解剖定位,没有特殊的经络感传特点。可以用于治疗局部病变。   4、地仓穴       1)传统位置       地仓穴位于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2)经络感传       刺激地仓穴诱

5、发的经络感传通胃经,感传的重点在胃,有感传经解溪穴向外下通足底。有串经到大肠经。       3)敏感刺激       在地仓穴周围2cm范围内,每隔2mm处给与一个牙签压迫刺激。结果以地仓穴处最为敏感。       4)穴名小议       地仓穴的地指有感传通足底;仓指胃。地仓就是说刺激此穴后有感传通足底和胃。       5)定穴理由       (1)在经络线上;(2)局部刺激敏感;(3)有串经。       6)穴位小议       地仓穴除了可以治疗口唇的疾病外,根据其经络感传通足底和胃的特点,亦可用于治疗足底和胃的疾病。   5、大迎穴    

6、   1)传统位置       大迎穴位于头部,在下颌角下方约1.3寸,咬肌附着部的前缘。       2)经络感传       刺激穴诱发的经络感传通胃经。感传的重点在头面部,共有三条:(1)经承浆穴和对侧地仓穴到对侧颧骨外侧;(2)经同侧地仓穴到同侧颧骨内侧;(3)经颊车穴上行到头维穴。有串经到肺经。       3)敏感刺激       在大迎穴前后2cm范围内,每隔2mm处给与一个牙签压迫刺激。结果以大迎穴处最为敏感。       4)穴名小议       大迎穴的大字指感传的范围较大;迎指颧骨。大迎就是说感传的范围比同侧的颧骨面积大。       

7、5)定穴理由       (1)在经络线上;(2)局部刺激敏感;(3)有串经。       6)穴位小议       大迎穴明确指出刺激此穴诱发的经络感传比颧骨部脸面的范围还要大,可以用此穴治疗脸面部的疾病。   6、颊车穴       1)传统位置       颊车穴位于头部,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处。安之有凹陷,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处。       2)经络感传       刺激颊车穴诱发的经络感传通胃经。有串经到肺经和心经。       3)敏感刺激       在颊车穴周围2cm范围内,每隔2mm处给与一个指甲压迫刺激。结果以颊车穴处最为敏感。     

8、  4)穴名小议       颊车穴的颊车即指下颌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