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分析及对策探究

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分析及对策探究

ID:15841973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6

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分析及对策探究_第1页
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分析及对策探究_第2页
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分析及对策探究_第3页
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分析及对策探究_第4页
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分析及对策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分析及对策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小企业融资难成因分析及对策探究【摘要】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迅速增加,素质不断提高,活力显著增强,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却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通过对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金融生态环境、融资渠道、自身特点等成因分析,从融资条件、融资平台、融资基础等视角,提出了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成因分析对策研究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逐步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在产品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发展、解决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

2、而长期以来,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如何破除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障碍,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和发展,是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分析1、金融生态环境欠佳9(1)中小企业信用缺失严重,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阻碍了中小企业信用融资。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信用观念不强、法制意识淡薄,拖欠账款、逃废银行债务、合同欺诈、产品质量低劣以及虚假广告等现象时有发生,降低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水平,制约了中小企业融资。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缺乏比较完善的信用评级体系。现有的信用体系既不能适应金融市场的发展要求,又无法满足企业融资的需要。目前我国缺乏专门的权威的大

3、型信用评级机构,尽管现在一些会计事务所或审计事务所承担了信用评级职能,但由于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手段落后,评信机构失信现象时有发生。信用评级体系不完善,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信用评级机构,使得中小企业信用融资变得更加困难。9(2)抵押品市场不发达,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影响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抵押与第三方提供信用担保,都是银行降低信贷资金经营风险、有效避免或减少银行信贷资金遭受损失的一种方式。随着银行业信贷风险管理的加强,各银行为了降低风险资产的权重、避免风险资产的再生,信贷资产中信用贷款的比重日趋降低,抵押、质押和担保贷款的比重日渐增高。然而,由于目前我国的抵押品市场不发达,作为抵押标的物

4、的资产受到许多制度性因素的制约,变现能力有限,而中小企业所能提供的土地、房屋等抵押物较少,使得中小企业很难通过抵押贷款获取资金。尽管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相继成立了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公司,但由于担保公司运作不规范、资金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不强、政策扶持力度弱,缺乏必要风险分担与损失补偿机制以及保费过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发展速度,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中小企业的担保需求。2、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一(1)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的数量日趋减少。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建立起市场主体多元化的金融格局,但是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市场上仍占有70%以上的份额,居于行业垄断地位并且在信贷投放上采取“抓大放小

5、”的经营策略。这在客观上堵塞了中小企业从国有商业银行获取信贷资金的渠道。而其他金融机构由于金融资源有限,使得服务于中小企业的能力大大降低,而且金融机构数量有限。即便有限数量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合作银行也改变了主要为城市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传统,转向同国有商业银行争夺大中型黄金客户。经营观念的转变,加大了城市中小企业融资难度;而主要为农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农村信用社,也因为主要来自乡镇企业大量破产倒闭而形成高达70%~80%的不良资产,使得其自身运行困难,进而对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显得力不从心;为数不多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虽然经营灵活、服务范围较广、层次较多,但中小企业贷款所占比例较少,难

6、以满足日益发展的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9(2)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成本增加,从金融机构获取金融资金的难度加大。随着金融业改革的深入,各金融机构都加大了金融监管力度,增强了风险防范意识,严格了责任追究制度。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充分,增加了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事前审查和事后监督难度,提高了银行信贷投放的审查监督成本;中小企业的信贷额度小,频率高,信用等级低,抗风险能力弱等特征,导致金融机构发放单位贷款的经营成本上升和信用风险增大。在比较风险和成本的基础上,金融机构必然要求较高的贷款利率以弥补银行经营成本上升和风险成本增大的损失,而银行贷款利率又受到严格的金融监管,使得利率缺乏弹性。缺

7、乏弹性的利率和严格的金融监管,在一定程度上又压缩了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加剧了商业银行之间为争夺优质客户的竞争,使得各商业银行的服务对象主要集中于优质客户,即大型企业,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则往往被忽视,即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通常也附加了较高的贷款条件。同时,银行业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在一定的程度上抑制了信贷管理人员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减少了中小企业获得信贷资金的数量,增加了中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