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临床路径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临床路径

ID:15845801

大小:24.4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6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临床路径_第1页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临床路径_第2页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临床路径_第3页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临床路径_第4页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临床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临床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ICD-10:Q07.0)行枕下中线入路减压术(ICD-9-CM-3:01.24)(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1)病情通常进展缓慢,多呈进行性加重,临床症状可与畸形程度不一致;(2)神经根症状

2、:枕项部疼痛,上肢麻木,肌萎缩,言语不清,吞咽困难等;(3)上颈髓及延髓症状:如四肢乏力或瘫痪,感觉障碍,椎体束征阳性等;(4)小脑症状:常见为眼球症状,小脑性共济失调等;(5)如合并脑积水,可有颅内压增高症状,通常合并脊髓空洞。2.辅助检查:(1)枕颈部MRI检查:显示小脑扁桃体下降至枕大孔水平以下;(2)头颅CT或MRI可显示合并脑积水;(3)颈部、胸部MRI了解是否合并脊髓空洞;(4)颅颈交界区X线片、CT和MRI是否合并颅底畸形。(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

3、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明确诊断为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或病情进展者需手术治疗,手术首选枕下减压术。2.对于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需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交待病情。3.对于严密观察保守治疗的患者,如出现因脑积水导致的严重颅内压增高征象,必要时予急诊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1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Q0

4、7.0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4天。1.所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2)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5)胸部X光片、心电图;(6)颈椎MRI,头颅CT;(7)肌电图、体感及运动诱发电位。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心、肺功能检查。(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按照

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2.预防性用抗菌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3.如置管引流,手术后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3-5天。(八)手术日为入院第5天。1.麻醉方式:全麻。2.手术方式:枕下中线入路减压术。3.手术内固定物:颅骨和脊柱固定材料。4.术中用药:激素。(九)术后住院恢复10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颈椎MRI,头颅CT,肌电图、体感及运动诱发电位。2.术后用药:激素,视病情应用脱水药物。(十)出院标准。

6、1.患者一般情况良好,饮食恢复,各项化验无明显异常,体温正常。2.复查头颅CT及MRI显示枕下减压满意。3.切口愈合良好。(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后继发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等并发症,严重者需要再次开颅手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2.术后切口感染、渗液和神经功能障碍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与费用增加。二、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ICD-10:Q07.0)行枕下中线入路枕下减压术(ICD-9-CM-3:01.24)患者姓名:性别:

7、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5天日期住院第1日(术前4天)住院第2日(术前3天)住院第3日(术前2天)住院第4日(术前1天)主要诊疗工作□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完成病历书写□预约影像学、电生理检查□向患者家属交待手术可能达到的效果及手术风险□上级医师查房,对患者病情及术前检查准备情况进行评估,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完善术前准备□汇总辅助检查结果□术者查房,根据患者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明确诊断□根据术前检查结果制定治疗方案□术前讨论,决定术式、麻醉方式□

8、根据头颅CT结果决定是否需要先行V-P分流术□向患者家属交待术前讨论结果,签署知情同意书重要医嘱长期医嘱:□一级护理□普食临时医嘱:□血常规、血型,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心电图,胸部X光片□颈椎MRI,胸椎MRI□进行头颅CT及颈椎三维CT检查□肌电图□体感及运动诱发电位□必要时查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长期医嘱:□一级护理□普食临时医嘱:□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完善术前准备长期医嘱:□一级护理□普食临时医嘱:□术前禁食水□通知家属□备皮剃头□麻醉科访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