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安排及预防知识讲座材料

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安排及预防知识讲座材料

ID:15849009

大小:3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6

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安排及预防知识讲座材料_第1页
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安排及预防知识讲座材料_第2页
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安排及预防知识讲座材料_第3页
资源描述:

《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安排及预防知识讲座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加强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安排依据灯塔市教育局文件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为进一步加强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全校师生健康,现将我校有关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提出以下具体要求和安排:一、各班主任认真落实责任制。各班主任要高度重视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将此项工作列入班级的重要工作日程,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二、严格执行晨检和报告制度。1、各班级要认真落实晨检制度,及时了解本班学生的出勤、健康情况。每天应对本班级学生进行晨检及巡查,做到全覆盖。发现发热、流涕、咳嗽等流感样症状的学生要与其家长取得联系,安排该生及时离

2、校,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同时做好详实晨检记录,并按时上交政教处。2、各班主任作为本班级的传染病疫情报告人,负责传染病的监控与报告工作。及时做好每日因病缺课登记并及时上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不遗漏、不瞒报,数据准确真实。一旦发现传染病人、疑似病人或遇突发事件,班主任应于第一时间书面上报学校。三、加强宣传教育,科学传播防病知识1、各班级科学合理利用晨会、班队会、自习课等时间,积极开展普及传染病预防常识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和防病意识。并做好相关详实记录,同时与学生家长间建立联系网,使学生和家长来

3、进一步提高认识。2、教育学生注意日常个人卫生,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性场所。学生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要及时报告班主任。教育学生做好正确洗手方法,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四、认真落实各项传染病预防措施。近期,各班级要集中力量对教室卫生、学生个人卫生等方面进行清扫、清理和检查;对食品卫生安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特别注意学生饮用水的安全,饮水机要及时清洗消毒,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同时,保持教室通风,敦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五、政教处于近期将对各班级卫生和学生个人卫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评比柳河

4、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3年4月15日春季传染病防控知识讲座材料春季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猩红热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学校这种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一、春季常见传染病:1、流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

5、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

6、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3、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

7、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4、水痘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

8、,生物媒介传播等。5、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肝病毒(HA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经粪口传播途径感染,即由病人的潜伏期或急性期粪便、血液中的甲肝病毒污染水源、食物、用具及生活密切接触经口进入胃肠道而传播。甲肝病毒对各种外界因素有较强的抵抗力而能长期在外界环境中存活,能通过各种污染物品(手、日常用品、衣物、被单等)以及水和食物传播,也可经苍蝇携带而传播。下面以流行性感冒的流行为例,来说明传染病流行的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