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导论课程报告

物联网导论课程报告

ID:15852402

大小:8.89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8-08-06

物联网导论课程报告_第1页
物联网导论课程报告_第2页
物联网导论课程报告_第3页
物联网导论课程报告_第4页
物联网导论课程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联网导论课程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物联网导论自主学习报告班级:物联网131姓名:李杨第十六章智能交通一智能交通概述1.无线通信 2.计算技术 3.感知技术 4.视频车辆检测 5.全球定位系统gps 6.探测车辆和设备二智能交通中的物联网技术一智能交通概述1.不停车收费系统2.实时缴费信息服务3.智能交通管理三智能交通应用一智能交通概述智能交通是一个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它的突出特点是以信息的收集、处理、发布、交换、分析、利用为主线,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多样性的服务。在该系统中,车辆靠自己的智能在道路上自由行驶,公路靠自身的智能将交通流量调整至

2、最佳状态,借助于这个系统,管理人员对道路、车辆的行踪将掌握得一清二楚。智能交通物联网系统组成物联网通信技术突破局限性:云计算的概念及原理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 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 其他设备。这些资源来自一个共享的、可配置的资源池, 并能够快速获取和释放。云计算的核心思想,是将大量 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 资源池向用户提供按需服务。 云计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 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相关 行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更

3、与互联网相似,这使得相关部 门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 机和存储系统。云计算应用的思想是将资源整合,使用户可以方便找寻智能交通GPS天线GPS接收VICS导航接收CD-ROM 驱动器 电子地图数据库MPU 微机 地图匹配器 导航软件TFILCD 显示陀螺传感器语音电路车速传感器遥控感知技术视频车辆监测车载设备1.车载设备由定位模块(GPS接收机和DR传感器)、通信控制器、收发信机(集群电台)、驾驶员接口和电源模块组成,其原理图如下: 驾驶员接口数码 显示语音 提示短信息输入 定位模块角速度 传感器

4、GPS 接收机里程仪接口 通讯控制器单片机 系统无线 MODEM时序逻辑电路集群电台电源模块里程仪信号输入2.车载终端和传感器导航计算机是车载终端为核心,实现数据存储与处理、电子地图应用程序的存储与执行,其显示屏显示地图和车辆位置。里程仪陀螺仪GPS接收机导航地图数据库联邦 滤波器地图匹配 模块位 置 估 计 组 合DR信息GPS信息车辆位置估算行车方向估算误差估算定 位 输 出自主导航系统—由车速传感器和方向传感器检测汽车瞬时速度与前进方向的变化,送入CPU可求出行车轨迹和当前位置,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此外,电子地图上还

5、标有道路、设施、地名。方向盘传感器 —又称车轮转速差方向传感器,通过左右车轮转速差确定汽车方位。 用于系的前轮速度传感器,可兼做汽车导航系统中的方向传感器。通过左右前轮传感器可测得两前轮的行驶距离差,从而确定汽车是否已转向及转向角的大小。对汽车每行驶一段距离测出的转向角从第一转向点开始,对全部转向角求代数和,就可以求出当前汽车方位的变化。缺点:会因车轮打滑、空转,引起较大检测误差。5.电波导航组成:控制计算机、信号接收机、车内磁控测仪、接收天线等部分组成。计算机内有电子地图,行车前把有旅行所需地图输入计算机,计算机接收卫星和地

6、面电台信号,根据传感器车速确定汽车任意时刻位置,根据电子地图,确定前往目的地的优化行车路线。全球定位系统GPS1GPS的发展 古代导航是星历导航,即通过观察天空星座位置变化来确定自己位置。中国指南针的发明也一直为人们所用。19世纪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为卫星电子导航打下基础。   60年代美国的“子午卫星系统”用于海军导航。   70年代有了全球卫星导航,由18个卫星组成。   80年代建成了GPS由24个卫星组成,全球任何地点可同时观测到4个卫星,可实现实时定位。   美国从73年到93年用了近二十年,耗资300亿美元完成。 

7、2.GPS首要目的是军用,民用为副产品,设计两种服务: P码:军用,基频10.23Mz。 C/A码:民间用户,1.023Mz。 3.GPS的组成 空间卫星部分:互成60°的6个椭圆轨道上,各布4个卫星。 地面控制部分:向卫星提供要广播的星历。 用户接收机部分:供用户使用。4.GPS定位的基本原理 ⑴GPS为高轨测距体制:以观测站至GPS卫星间距离做为基本观测量,可采用两种观测方法。 测卫星发射的信号到达接收机的时间(数据处理简单)。 测接收到载波信号与接收机产生的参考信号之间相位差。   ⑵在导航和动态定位时定位方式: 单

8、点定位—独立确定待定点在地心坐标中的绝对位置,只需一台接收机,但定位精度低。 差分定位—地面已知点上设一接收机作为基准点,与所有待测点的接收机进行同步观测,基准点求出的定位坐标改正数(用定位差分法或伪距差分法求得)实时传给相关用户(待测接收机),从而提高定位结果的精度(可达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