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离子对钢筋腐蚀机理的影响

氯离子对钢筋腐蚀机理的影响

ID:15856970

大小:4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6

氯离子对钢筋腐蚀机理的影响_第1页
氯离子对钢筋腐蚀机理的影响_第2页
氯离子对钢筋腐蚀机理的影响_第3页
氯离子对钢筋腐蚀机理的影响_第4页
氯离子对钢筋腐蚀机理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氯离子对钢筋腐蚀机理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摘录)===氯离子对钢筋腐蚀机理的影响上一篇/下一篇 2009-10-3011:23:59查看(1408)/评论(4)/评分(11/0)氯离子对钢筋腐蚀机理的影响(摘)专业知识  2007-04-0814:41  阅读1059   评论1 字号:大大 中中 小小 [摘  要]  氯化物的侵入是引起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氯离子能破坏钢筋表面钝化膜而引起钢筋局部腐蚀,对腐蚀过程具有催化作用。但只有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浓度达到一定的临界值后,钢筋才会发生腐蚀。由于影响因素多,至今难以确定统一的氯离子浓度临界值。着重

2、阐述了钢筋腐蚀行为和氯离子的去钝化机理、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来源和保护钢筋的措施及其研究进展。[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钢筋;腐蚀;氯离子  0  前  言    钢筋在混凝土高碱性环境中的钝态条件被破坏,便被腐蚀。钢筋钝化膜破坏机理主要是混凝土的碳化和氯化物侵入,这两种因素既影响混凝土孔隙液的pH值,又影响钢筋的电位值,因而直接影响钢筋的稳定性。    因氯化物的侵蚀引起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破坏而造成重大损失的现象非常严重。北京西直门立交桥于1979年建成投入使用,不到20a钢筋混凝土的腐蚀已十分严重,不得不进行改建。引起

3、西直门立交桥过早破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长期在冬季向立交桥撒含氯化物除冰盐引起钢筋腐蚀使立交桥结构受到破坏是突出的因素。台湾四面环海,许多钢筋混凝土构筑物受破坏以及不断发生的“海砂屋”事件,也是氯化物侵蚀所引起的。目前,中国大陆也存在“海砂屋”现象。    氯离子的侵蚀引起钢筋局部腐蚀是最有害的,对此,各国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复杂性和研究条件的差异,研究结果和结论并不完全一致,许多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本工作主要对国内外氯离子与钢筋腐蚀关系的研究进展和防止氯化物侵蚀的措施进行评述。1  钢筋腐蚀与氯

4、离子去钝化机理    钢筋混凝土是多相、不均质的特殊复杂体系,钢筋表面具有电化学不均匀性,存在着电位较负的阳极区和电位较正的阴极区;一般钢筋表面总处于混凝土孔隙液膜中,即钢筋表面阳极区和阴极区之间存在电解质溶液;由于混凝土的多孔性,其构筑物总是透气和透水的,即通常氧可以通过毛细孔道达到钢筋表面作为氧化剂接受钢筋发生腐蚀产生的自由电子。因此,钢筋表面存在活化状态,则可构成腐蚀电池,钢筋就会发生电化学腐蚀。但在正常情况下,钢筋在混凝土中不会发生腐蚀。这是因为钢筋表面在碱性混凝土孔隙液中生成钝化膜,发生阳极钝化阻止了钢筋的

5、腐蚀。因此,长期保持混凝土固有的高碱性是保护钢筋不受腐蚀、保证钢筋混凝土构筑物耐久性的有效途径。但是,在氯离子侵蚀严重的情况下钢筋的腐蚀还是时有发生。    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是电化学腐蚀,但有其特殊性。钢筋腐蚀的先决条件是表面去钝化。通常认为其基本反应是在阳极区铁失去电子变为铁离子,导致铁的溶解。铁离子可进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和氧化物,在阴极区进行氧的还原反应。由于腐蚀产生的多种形式的氢氧化物和氧化物的体积比铁原来的体积大好几倍,因此,可造成混凝土结构的膨胀开裂,进一步促进钢筋的腐蚀。    氯离子是极强的去钝化剂

6、,关于氯离子的去钝化机理认识还不一致,有人认为是氯离子易渗入钝化膜,也有人认为是Cl-优先于氧和OH-被钢吸附。一般认为,在不均质的混凝土中氯离子能够破坏钢筋表面钝化膜,使钢筋发生局部腐蚀。在阳极区铁发生腐蚀生成铁离子,当钢筋/混凝土界面环境存在氯离子时,在腐蚀电池产生的电场作用下,氯离子不断向阳极区迁移、富集。Fe2+和Cl-生成可溶于水的FeCl2,然后向阳极区外扩散,与本体溶液或阴极区的OH-生成俗称“褐锈”的Pe(OH)2,遇孔隙液中的水和氧很快又转化成其他形式的锈。FeCl2生成Pe(OH)2后,同时放出C

7、l-,新的Cl-又向阳极区迁移,带出更多的Fe2+。Cl-不构成腐蚀产物,在腐蚀中也未被消耗,如此反复对腐蚀起催化作用。可见C1-对钢筋的腐蚀起着阳极去极化作用,加速钢筋的阳极反应,促进钢筋局部腐蚀,这是氯离子侵蚀钢筋的特点。此外,氯化物对混凝土也有侵蚀作用。    汪鹰等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考察在含与不含氯离子的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钢筋表面钝化膜的变化时发现,在含氯离子的溶液中,钝化膜中有氯元素,膜内层有FeCl2,氯离子对钝化膜的破坏机理可能是先吸附后穿透进入膜中,在钢筋表面Pe2+和Cl-反应生

8、成FeCl2,从而使钝化膜局部溶解,钢筋发生点腐蚀。    采用扫描微电极法、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原子力显微镜(AFM)、电化学交流阻抗(ElS)和其他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氯离子对钢筋在模拟混凝土孔隙液或混凝土中腐蚀行为的影响发现,钢筋在纯饱和Ca(OH)2溶液中,表面电位分布处于动态平衡,虽有不稳定的微腐蚀点存在,但未发展成宏观腐蚀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