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的预防和治疗

水痘的预防和治疗

ID:15857451

大小:2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8-06

水痘的预防和治疗_第1页
水痘的预防和治疗_第2页
资源描述:

《水痘的预防和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水痘的预防和治疗水痘是一种小儿最常见的出疹性传染病。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染是主要传播途径。水痘传染性很强, 水痘起病时可出现发热。咽痛。全身不适等现象,经过数小时至1天,皮肤上出现皮疹,也有的并不出现上述症状而直接出皮疹。皮疹先出现在头部和躯干,逐渐蔓延到四肢。开始出的为红色小丘疹。经1~2天变成椭圆形、绿豆大小的水泡,水泡周围呈淡红色。3~4天泡疹干缩结痴,1~3周痴皮脱落。痴盖很表浅,不留疤痕。因皮疹是在发病后一批批陆续出现的,所以在病儿皮肤上可见到丘疹、疱疹、痂皮同时存在,这是水痘疹的特点。家庭护理要

2、点  1.患了水痘一经确诊,立即在家隔离直至全部结痂。水痘虽然症状较轻,一般都能顺利恢复,但它的传染性很强,而且水痘在目前还未普遍施行自动免疫,因此预防水痘,主要靠隔离,尽可能避免健康人与患水痘的病儿接触。  2.发热时要让病儿休息,吃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饮食,要多喝开水和果汁水。3.不要用手抓破痘疹,特别是注意不要抓破面部的痘疹,以免疱疹被抓破化脓感染,若病变损伤较深,有可能留下疤痕。为防止“水痘”的传染,在此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水痘的潜伏期为13至17天,接触病儿者,应隔离,观察三周,无病象才能学校。了解有

3、关的“水痘”方面的卫生知识,不要将前驱症状错认为感冒,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水痘”症状:  水痘起病急,青少年常低烧、头疼、全身乏力。发病当天或第二天就开始出诊。呈向心性分布(躯干多,四肢与头、面部少)。皮疹处为红色斑疹或丘疹,二十四小时内变为疱疹,周围有红晕,搔痒,易破裂、溃疡;一至三天后中心开始干缩。起病后三至六天内,心皮疹又分批出现。所以,检查时往往可以发现皮疹、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全程约一至三周。水痘的食疗●水痘的饮食原则  (1)宜给予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流质及半流质饮食。宜饮绿豆汤、银花露、小麦汤、粥、面片

4、、龙须鸡蛋面等。      (2)忌油腻、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及发物。  (3)宜多饮开水及饮料。●水痘食疗方疏风清热宜选用下列食疗方:  胡萝卜芫荽羹:胡萝卜、芫荽各60克、洗净切碎,加水煮烂,加冰糖服,每日1剂,分3次服完。连服一星期,婴儿只服汤汁。  金银花甘蔗茶:金银花10克,甘蔗汁100毫升。金银花水煎至100毫升,兑入甘蔗汁代茶饮。可频频服之。日1剂,7~10天为1疗程。 [预防]本病的预防重点在管理传染源,隔离患者至全部症疹为止。对有接触史的高度易感者可在3日内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或高效价带状疱疹

5、免疫血浆,以减少发病的危险性。隔离患者至全部皮疹结痂或出疹后7天。其污染物、用具可用煮沸或暴晒法消毒。接触水痘的易感者应留检3周,也可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0.4-0.6ml/kg)或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5ml,可明显降低水痘的发病率,减轻症状。最近几年研制的水痘病毒活疫苗,用于正常易感儿童预防有效。参考资料:水痘的防治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出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2~6岁幼儿,偶尔出现于成人及婴儿。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因接触患儿疱疹内的疱浆通过衣服、用具、传染性较强。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见于冬春季节

6、。要经过2~3周的潜伏期后才出现症状。一般是先发烧一天,伴有头痛、厌食、烦燥不安、全身不适或咳嗽,然后有皮疹出现,大多散布于头面部、躯干及腋下,发生在四肢、手掌、足底的很少,呈向心性分布。初起时皮肤出现米粒至豆子大小的鲜红色斑疹或斑丘疹,24小时内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水疱,周围有红晕,水疱极易破裂而溃烂。3~5天后,水疱渐渐干燥,先由中央萎缩,然后结痂,再经数天或2~3周,结痂完全脱落而痊愈,一般不留痕迹。发病时眼结膜、口腔与咽部粘膜、阴道粘膜皆可发生损害。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少数患儿抵抗力弱、免疫功能差,会出现出血性水

7、泡和继发性细菌感染,可导致脑炎、肺炎、心肌炎或其他器官疾病。为预防水痘传染,对患儿应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对接触过水痘病人的孩子最好也要隔离观察3周,体弱者可在接触后4天内注射丙种球蛋白。症状何时出现?一般是接触病毒后2周,也可11-21天。传染期多长?水泡出现前1-2天至首批水泡出现后5天。当所有水泡干燥时可认为已无传染性。是否需要隔离?是。首批水泡出现后应将患者从工作或学校中隔离5天,或直至全部水泡干燥和结痂。如何治疗?通常不必特殊治疗,炉甘石洗剂常用于止痒,如效果不佳,应就医。是否有预防疫苗?有。水痘疫苗已在

8、美国批准使用。可向医生咨询。保健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