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网箱养殖对沉积环境的影响分析

海水网箱养殖对沉积环境的影响分析

ID:15864140

大小:48.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8-06

海水网箱养殖对沉积环境的影响分析_第1页
海水网箱养殖对沉积环境的影响分析_第2页
海水网箱养殖对沉积环境的影响分析_第3页
海水网箱养殖对沉积环境的影响分析_第4页
海水网箱养殖对沉积环境的影响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水网箱养殖对沉积环境的影响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海水网箱养殖对沉积环境的影响分析海水网箱养殖对沉积环境的影响分析海水网箱养殖对沉积环境的影响分析海水网箱养殖对沉积环境的影响分析摘要:海水网箱养殖系统是一种高密度、高投饵的非自然人工养殖生态系统,其投入的饵料,输出的废物及代谢物对沉积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主要污染影响因素包括有机质、化学制剂和营养盐等直接影响因素;溶解氧、硫化物、底质厚度增加等间接影响因素。进入沉积物中的污染物质在生物、化学和物理作用下会重新进入水体造成二次污染,有些污染物还会通过食物链富集到海洋水产品体内,进而威胁人类健康。本文对近期以上几个方面国内外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阐述了上述几个方面研究的海洋学意义及社会效益

2、,并对研究的重点问题作了展望。  关键词:海水网箱养殖;沉积环境;影响因素  近年来,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枯竭和社会对海洋水产品需求的日益增长,海水网箱养殖业在世界沿海国家尤其在我国和东南亚地区迅速发展。由于在有限的海岸地区中非自然的高养殖密度而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除了海湾周围人为陆源性因素的污染日益加重外,湾内养殖的自身污染也有加重的趋势[1]。地中海沿岸过去20多年关于水产养殖产生的污染问题,对沉积环境的研究报道比对水体的要多[2]。沉积物是各种海洋污染物汇总,随着海水养殖自身污染的加剧,网箱水底及周围沉积物中的有机质、氮、磷、重金属、硫化物等的含量逐渐增加[3],不但直接危害底栖生物的

3、生存环境和养殖产品质量,而且沉积下来的污染物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再次进入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对海水养殖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甚至可能诱发赤潮;进入沉积物的抗菌素等化学制剂,及重金属会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积累,最终传至人体,给人的健康构成威胁,这些趋势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海水养殖专家和海洋环境专家们的重视。  有关海水网箱养殖自身污染对沉积作用方面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生物性沉积方面。本文综合了近些年国内外该领域部分较新的研究成果,着重对目前海水网箱养殖沉积环境影响中的几个突出问题进行了阐述,以为近岸海水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依据[4-5]。1.海水养殖对沉积环境的直接影响因素1.

4、1有机质  在海水养殖尤其是高密度网箱水产养殖过程中,大多数环境影响都起源于有机物质的过度排放。残饵、养殖生物的排泄物、死亡有机体的残骸分解物等不断的在沉积物中积累,并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改变。夏季残饵和排泄物的累积量更大,一方面是由于市场需求量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高温下鱼类的代谢速度增加[6]。据估计,有机废物在养殖点附近水体中以3kg/m2的速率沉降,每年在底部的沉积速率可达10kg/m2[7]。尽管海底沉积物中有机物和营养盐的浓度很高,但每年仅有10%的有机物分解[8],有机质降解后释放到水体中的C、N、P等主要化合物还会使养殖水体的有机负荷增加,加剧水体富营养化,为病原菌的滋生

5、繁殖提供条件,造成病害频发,水生动物大量死亡。沉积物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经矿化作用和再悬浮作用,又可重新进入水体进行物质循环。这说明养殖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积累性和滞后性,即使在水产品收获以后,养殖对底质环境的影响仍然存在,并进而影响养殖水体中无机营养盐的浓度和分布[9]。有机质可能通过内源负荷的循环促进营养物质的再生,从而构成富营养化过程的初始驱动因素[10]。大量研究表明水产养殖区正下方的沉积物中含有机质的量较高,随着与养殖地点距离的增大,有机质浓度降低[1.5.11]。沉积物间隙水中磷浓度受到沉积物有机质输入的影响[12]。  1.2化学制剂  许多化学物质被用于水产养殖中,

6、包括人工饵料中的添加剂,如添加免疫制剂增加鱼类对流行疾病的抵抗能力;加入类胡萝卜素,如角黄素和虾青素来改善肉体的颜色。消毒剂,治疗物和兽医药品也被用于水产养殖中,如化学治疗剂,麻醉剂,激素和防污剂等[11]。目前,我国对于这些化学物质的用量还没有出台统一的标准,养殖户和防病专家在养殖期间都是自己确定的[13],因此,存在着严重的药物滥用现象。研究数据表明:养殖的鱼类对药物中抗生素的吸收只占20%-30%,也就是说实际上大约70%-80%的抗生素进入了环境[14]。这些化学药物可直接入海,也可通过饲料损失和排粪等途径间接入海,直接影响养殖水域的微生态环境,如抗生素的使用虽然能够提高鱼类对病原体的

7、抵抗力,但同时也导致海底沉积物中细菌种群的抗药性增加,产生耐药菌株,长期使用会出现药效减弱或完全无效的现象[15]。耐药菌株的增加能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互相影响,耐药菌株或基因也可能由动物转移进入人体[16]。在对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养殖区分离到的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的耐药性的研究中发现,三个养殖区抗生素的多重耐药性的发生频率达到了65.5%,90%,78%[17],而且动物身体组织内的这些生物活性物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