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书法的文化精神和美学特征

论中国书法的文化精神和美学特征

ID:15865506

大小:3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8-06

论中国书法的文化精神和美学特征_第1页
论中国书法的文化精神和美学特征_第2页
论中国书法的文化精神和美学特征_第3页
论中国书法的文化精神和美学特征_第4页
论中国书法的文化精神和美学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中国书法的文化精神和美学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中国书法的文化精神和美学特征作者:著名书法家段俊平本文原载于2013年3月20日《书法导报》5000多年前,象征着黎明曙光的第一个汉字出现了,在往后的岁月里,汉字以动物骨骸、石头、金属、竹简、纸帛等载体被表现了出来,漫长的中国史,其实就是一部汉字的美学表达史。在中国的历朝历代,汉字以其线条的不断流传和鲜活书写故事被中国人一直传承下来,“文章千古事,书法万年传”,汉字书法是中国文化的很重要的组成故部分。到了现代,由于人类传达信息和交流的工具已从文字书写到了敲打键盘,所以汉字被书写的机会越来越少,汉字的书写更多的是作为书法艺术的形式而保留。所以,当代书法从表现形式、表现手段、

2、取法素材、审美风格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可以说,汉字的书法故事没有被我们所遗忘。回顾当代书法发展的30年,正是中国文化与社会剧烈变革的30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强盛和人民生活的提高,书法艺术也出现了大繁荣和大发展,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了书法热,在此背景下,当代书法创作出现了许多流派,并涌现出了一大批对书法孜孜以求的书法家。由于中国文化的断层,书法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的美学理论和文化内涵也发生了前后断代的现象,社会上产生了各种书法思潮和书法现象,这与当代书法没有形成统一的美学共识是息息相关的。梳理当代书法的发展脉络,我们不难发现,当代书法还是处于摸索和探求

3、阶段。由于对传统文化的遗忘和对汉字本身信仰的缺失,我们已对汉字失去了敬畏之心,我们已没有”书,心画也“的精神追求,更没有汉字的浸润的那些中国精神,书法好像成了照瓢画葫芦的工匠活,书法不是为了风雅,为了抒发,为1了追求,而是成了挣钱的工具,书法已失去了它本来的存在理由,书法仿佛没有了灵魂和精神。今天的书法界以学“二王”的程度为衡量书法好坏的标准,可以说不学“二王”的书家人们就不会让你成为书家。无论学“二王”还是学其他的书家其实并不要紧,关键是如何学?向“二王”书法学什么?当代书法界一边倒得认为临摹“二王”是成为书法家的不二选择,于是书法界向选秀一样,选出的几乎全是”二王模仿秀

4、“的获奖者,但是这些模仿秀们却没有搞懂书法的美在哪里,也没搞懂书法艺术的精神和灵魂。王羲之的字之所以好,是因为他对汉字文化和精神的理解,而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把字写得像工匠。如果没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广博的学术视野,想取法再乎上也是困难的。当今书法艺术最大的问题不是学不学“二王”的问题,而是怎样学“二王”?学“二王”什么?不懂得这些,我们只能是一个“二王”书法秀罢了。书法的笔墨是靠深厚文化滋养出来的,书法缺少了文化的滋养,就失去了书法的灵魂和美的基础,也更谈不上格调和韵律。现在所谓的职业书法家很多,靠书法展览走向成功的书法家也很多,但是这样的书法家能否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考验还是个

5、问题。书法家如果没有文化的底蕴,光写一幅形美而没有文化精神的书法作品,艺术生命不会走的太远的。有文化浸润的文人不一定能写好字,但没文化的人绝不会成为书法大家的。当今书坛往往忽略这一点,太注重形而下的东西,容易忽略形而上的东西。书法的本质是汉字文化背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如果把书法与中国文化隔离开来,容易沦落为工匠。有人认为,今天的书法家已经职业化、专业化了,把字写好就行,因为今天的书法已经脱离了实用性书写而走向纯艺术化的轨道了。其实,这种说法忽略了2书法的本质。书法不论如何发展,其所承载的文化精神仍然是书法的艺术魅力所在。我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一定要了解书法的美学精神,书法

6、为什么美?它的美体现在什么地方?中国的书法艺术从美学来讲,自然之美很重要,中国汉字是源于祖先对自然与人的本质的心灵观照的自然产物,它是源于自然的象形文字,所以自然美是书法美的根本特征。书法的象形特征即为意符,象形符号是由实物形状的描摹得来,所以汉字往往具有图画的意味。文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数次大的演化,仍未打破基本造型法则。由此看来,汉字的结体,它既作为人的事和情的载体,又依赖于自然界万物。用毛笔书写的书法只有遵循“道法自然”,才能体现书法艺术的文化哲学精神,书法艺术来源于自然,也必须依赖于自然的客观存在和要求才能体现美学精神。自然美,来自于书法作品

7、的真率,它不矫揉造作,不故弄玄虚。庚肩吾的《书品》提出书法作品要符合“天然”之美,这种作品“学者鲜能其体,窥者罕得其门”,“凝神化之所为,非人世之所学”,因而是任其自然。苏东坡在著名的《书〈黄子思诗集〉后》里称颂王羲之的书法“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而米芾的“平淡天真”论,也讲书法的美一定要来源于自然美。书法的自然美很大程度来源于它独特的工具和材料。“惟笔软则奇怪生焉”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工具优势的生动概括。由于工具的优势,毛笔运笔技巧丰富多样,创造出千变万化的视觉形象,加之宣纸的吸水、柔软和毛涩的性能,使毛笔的技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