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新闻评论写作笔记整理3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笔记整理3

ID:15869516

大小:43.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8-06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笔记整理3_第1页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笔记整理3_第2页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笔记整理3_第3页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笔记整理3_第4页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笔记整理3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考新闻评论写作笔记整理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自考新闻评论写作笔记整理3一、选择:1.新闻评论按其文章或节目的前后顺序,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即(开头)、(中间)、和(结尾);按其逻辑结构,则分别称之为(引论)、(本论)和(结论)。2.评论开头的形式有:(摆出结论)、(提出问题)、(亮出靶子)、(交待意图)、(借事入题)等。3.评论结尾的形式有:(呼应开头)、(作出结论)、(提出呼吁)、(引发思考)、(举一反三)等等。4.新闻评论要想做到深入浅出,必须做到(了解深入是浅出的前提)、(了解群众的特点和要求)、(运用群众的语言)。5.新闻评论要想做

2、到形象说理,必须做到(善于运用比喻)、(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巧用诗文典故)。6.新闻评论要想做到以情动人,必须做到(有感而发)、(寓感情于形象)、(活用修辞手段)。7.新闻评论要想做到要言不烦,必须做到(道理实在,言之有物)、(论题集中,篇幅适度)、(字斟句酌,语言规范)。8.(江泽民同志)1996年9月26日视察人民日报社,就新闻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他特别强调,要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新闻工作者要打好五个根底,发扬六种作风。9.新闻工作的五个根底

3、是:(理论路线根底)、(政策法律纪律根底)、(群众观点根底)、(知识根底)、(新闻业务根底)。10.新闻工作的六个作风是:(敬业的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艰苦奋斗的作风)、(清正廉洁的作风)、(严谨细致的作风)、(勇于创新的作风)。11.写评论要多谋善断。所谓谋就是(调查研究),谋而后能断,多谋才能善断。12.与其他的评论文体比较,社论的论题是针对当前(重大事件)、(重大典型)和(重大问题)发言表态的。13.(毛泽东)曾经强调指出:“精心写作社论是一项重要任务。”14.评论员文章的形式主要有

4、:(本报评论员文章)、(本报特约评论员文章)、(观察家评论)等。15.按论述方式和方法分类,社论、评论员文章大体可分为五种类型:(阐述型)、(启迪型)、(评介型)、(论辩型)、(礼仪和纪念型)。16.评价型社论的论述范围和对象主要是(新闻性人物)和(事件)。二、名词解释:引论(开头):是指文章的开篇或起始部分,在评论中称为引论,通常用作挑开话题、交待主旨及引出正文。本论(中间):是指文章的中心或主体部分,在评论中称为本论,通常用来容纳评论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是支撑全文的主干。结论:(结尾):是指文章

5、的收尾或结束部分,在评论中称为结论,通常用作概括全文、提炼主题和升发文意。新闻评论文采:主要指文风问题。文风不仅是语言文字的技巧问题,同作者的写作态度和思想作风也就密切的关系,也是作者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反映。社论(在广播、电视媒体中称为“本台评论”):是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编辑部发言的权威性言论。它是表明新闻媒体的政治面目的旗帜。评论员文章:报刊评论员文章是新闻评论中常用的一种文体,是仅次于社论的重要评论。它的规格介乎社论和短评之间,它是报刊、通讯社、放手电台常用的属于中型的

6、重头评论,具有重要的导向和喉舌的作用。它与社论没有严格的界限,必要时可升格为社论。三、简答:1.评论开头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评论的开头要求开门见山,引人入胜,切忌“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开门见山”不能简单理解为在文章第一句或第一段就论题或论点直来直去和盘托出,而应采用一些办法,变换一些方式,使开头部分在直接挑开话题或点明主旨时,讲求一些艺术和技巧。2.评论开头的形式有几种?(1)摆出结论:在文章的开头部分直接提出作者对事物或问题的基本判断或主要结论,以此引起受众的注意和重视。(2)提出问题:在文章

7、的开头直接对某一事物或现象提出问题,以引发受众的兴趣,然后在评论的本论部分具体进行分析、议论,并作出较为明确的回答。(3)亮出靶子:在文章的开头树起“靶子”,把评论所要针砭的事物或所要批驳的观点告诉读者,以突出评论的针对性或针砭性。(4)交待意图:在文章的开头表明写作的动机或目的,帮助读者把握评论的意图,增强对全文的理解。(5)由事入题:在文章的开头注入事实性信息,以事实的新闻性或新鲜感吸引受众并引发议论,可以使评论收到较好的传播效果。这些事实可以是具体的事例,也可以是概括的现象。3.评论结尾基本

8、要求和基本形式是什么?基本要求:是简短有力,不落俗套,即不要拖泥带水,避免空话、套话。基本形式:(1)呼应开头:文章结尾处运用不同的语言或选取不同的角度重复、关照、强化开头部分的内容或观点,形成首尾呼应。(2)作出结论:在文章结尾部分归纳论题,提炼观点,总结全文,集中作者的思想精华,以简练的文字为全篇“点晴”。(3)提出呼吁:文章结尾部分可以适当地发出号召、提出呼吁、表达希望,在说理议论之余,对受众的工作、思想、生活诸方面提倡一定的引导。(4)引发思考:就是对评论中心论点所做的“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