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的选穴及适用范围

电针的选穴及适用范围

ID:15876439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6

电针的选穴及适用范围_第1页
电针的选穴及适用范围_第2页
电针的选穴及适用范围_第3页
电针的选穴及适用范围_第4页
资源描述:

《电针的选穴及适用范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电针疗法电针器的选择

2、操作方法

3、电针的选穴

4、脉冲电流的作用

5、适应范围

6、注意事项  电针是在针刺腧穴"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它的优点是:在针刺腧穴的基础上,加以脉冲电的治疗作用,针与电两种刺激相结合,故对某些疾病能提高疗效;能比较正确地掌握刺激参数;代替手法运针,节省人力。  电针器的选择  电针器的种类较多,目前较常见的有蜂鸣式电针器、电子管电针器、半导体电针器等数种。它采用振荡发生器,输出接近人体生物电的低频脉冲电流,既可做电针,又可用点状电极或板状电极直接放在穴位或患部进行治疗。电针器以具有刺激量大,安全,可用

7、于电池,不受电源限制,耗电省,体积小,携带方便,耐震,无噪声者为佳。  操作方法  电针的用针除用不锈钢外,也可用银特制。一般选用26-28号粗细的毫针。  电针仪器在使用前,必须先把强度调节旋钮调至零位(无输出)。再把电针器上每对输出的两个电极分别连接在两根毫针上。一般将同一对输出电极连接在身体的同侧,在胸背部的穴位上使用电针时,更不可将两个电极跨接在身体两侧。通电和断电时应注意要逐渐加大或减小电流强度,以免给病员造成突然的刺激。临床治疗,一般针刺穴位有了治疗所需的"得气"感应后(神志失常、知觉麻木、小儿患者例外),将输出电位器调至"0"度,负极接主穴,正

8、极接配穴,(也有不分正负极,将两根导线任接两支针柄),然后拨开电源开关,选好波型,慢慢调高至所需输出电流量。通电时间一般5-20分钟左右,针刺麻醉可持续更长时间。如感觉减低,可适当加大输出电流量,或暂时断电l-2分钟后再行通电。如果病情只需用一个穴位,可把一根导线接在针柄上,另一根导线接在一块约25厘米大小的薄铝板上,外包几层湿纱布,平放在离针稍远的皮肤上,用带子固定。这样,针刺部位的电刺激感应很明显,作用较集中,而铝板部位因电流分散,感应微弱,作用很小。 电针的选穴与毫针刺法治疗大致相同。但须选取两个穴位以上,一般以取用同侧肢体l-3对穴位(即是用l-3对

9、导线)为宜,不可过多,过多则会刺激太强,患者不易接受。电针的选穴,既可按经络选穴,又可结合神经的分布,选取有神经干通过的穴位及肌肉神经运动点。例如:头面部:听会,翳风(面神经);下关、阳白、四白、夹承浆(三叉神经)。上肢部:颈夹脊6-7,天鼎(臂丛);青灵、小海(尺神经);手五里、曲池(桡神经);曲泽、郄门(正中神经)。下肢部:环跳、殷门(坐骨神经),委中(胫神经);阳陵泉(腓总神经);冲门(股神经)。腰骶部:气海俞(腰神经);八髎(骶神经)。穴位的配对:一般根据受损部位的神经支配。例如:(1)面神经麻痹,取听会或翳风为主穴,额部配阳白,颧部配颧髎,口角配地

10、仓,眼睑配瞳子髎。(2)上肢瘫痪,以天鼎或缺盆为主穴,三角肌配肩髎或臑上,肱三头肌配臑会,肱二头肌配天府一;屈腕和伸指肌以曲池为主,配手五里或四渎。(3)下肢瘫痪,股前部以冲门或外阴廉为主,加配髀关或箕门;臀、腿后部以环跳或秩边为主,小腿后面配委中,小腿外侧配阳陵泉。在针刺主穴和配穴时,最好针感能达到疾病部位后,再接通电针器一。脉冲电流的作用人体组织是由水分、无机盐和带电生物胶体组成的复杂的电解质电导体。当一种波型、频率不断变换的脉冲电流作用人体时,组织中的离子会发生定向运动,消除细胞膜极化状态,使离子浓度和分布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影响人体组织功能。离子浓度和

11、分布的改变,是脉冲电流治疗作用最基本的电生理基础。低频脉冲电流通过毫针刺激腧穴,具有调整人体功能,加强止痛、镇静,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肌张力等作用。低频脉冲电流的波形、频率不同,其作用亦不同。频率有每分钟几十次至每秒钟几百次不等。频率快的叫密波(或叫高频),一般在50-100次/秒,频率慢的叫疏波(或叫低频),一般是2-5次/秒。有的电针机有连续波(亦叫可调波),可用频率旋扭任意选择疏密波形。有的电针机分别装置密波、疏波、疏密波、断续波等数种波形,临床使用时应据病情选择适当波形。可以提高疗效。密波:能降低神经应激功能。先对感觉神经起抑制作用,接着对运动神经也产

12、生抑制作用。常用于止痛,镇静,缓解肌肉和血管痉挛,针刺麻醉等。疏波:其刺激强调作用较强,能引起肌肉收缩,提高肌肉韧带的张力。对感觉和运动神经的抑制发生较迟。常用于治疗萎症,各种肌肉、关节、韧带、肌腱的损伤等。疏密波:是疏波、密波自动交替出现的一种波形。疏、密交替持续的时间约各1.5秒,能克服单一波形易产生适应的缺点。动力作用较大,治疗时兴奋效应占优势。能促进代谢,促进气血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肿。常用于止痛,扭挫伤,关节周围炎,气血运行障碍,坐骨神经痛,面瘫,肌无力,局部冻伤等。断续波:是有节律地时断、时续自动出现的一种疏波。断时,在1.5秒时间内无

13、脉冲电输出,续时,是密波连续工作1.5秒。断续波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