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进化论之刷新你的职场观

职场进化论之刷新你的职场观

ID:15890489

大小:42.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8-06

职场进化论之刷新你的职场观_第1页
职场进化论之刷新你的职场观_第2页
职场进化论之刷新你的职场观_第3页
职场进化论之刷新你的职场观_第4页
职场进化论之刷新你的职场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职场进化论之刷新你的职场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职场进化论之刷新你的职场观求职指导:职场进化论:刷新你的职场观经验是实践所得,是宝贵的职业财富;但经验也都有它的局限,在你意识不到的时候突然冒出来,成为阻碍你发展的路障。因此,你需要对经验保持一个恰当的态度,利用它而不被它束缚手脚,依赖它的同时又怀有突破的勇气。一个人只有时刻保持对领域内新技术、新动向的敏感,坚持开放的心态、发展的眼光,培养不断学习的能力,尽早找到自己和未来的对接方式,才会在职场长久立足。资深职场人士和办公室菜鸟之间的差别有目共睹。除了年龄之外,仔细想想,还有哪些特征能让你能毫不犹豫地给

2、他们贴上标签?有些差异是直观的,比如了解行业信息的深度和广度、人脉资源的活跃度和丰富度,也有些特质是内在的,比如待人接物的气度和遇到突发状况时的稳定度。职业发展并不简单等同于职位晋升或者收入增加,它更重要的是一种自我成长。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和技能是相对容易掌握的,而观念的刷新则需要时间来打磨。被新技术撞了个跟头20/20在出版物还停留在铅字印刷的年代,Y老师是界的一把好手。那时候还没有电脑,Y老师凭着一把尺子和几支铅笔,成为行业内小有名气的高手。装饰封面、绘制插图、设计美术字……找他帮忙的人络绎不绝。当

3、时的Y老师30岁出头,擅长熬夜,脾气还好,在业内声誉极佳。日子一天一天过,今天和昨天看上去毫无差别。Y老师就这样一直写写画画,沿着设定好了的职业路线不断往前走。Y老师自己也记不清那是一九九几年了,有人请他帮忙设计一个请柬。他熬了一个通宵,做出了一个“特别洋气”的设计,其中的亮点在于,用金色颜料在红色背景上勾画了一个人物的侧影素描。为了让自己的作品看起来更完美,第二天,Y老师拿着设计稿,美滋滋地去店里制作请柬。让他惊讶的是,熟悉的制版流程不见了,店里的小伙子一通儿忙活,10分钟的工夫,请柬设计稿不知怎么就

4、跳进了电脑屏幕里。那个看上去20岁出头的小伙子握着鼠标不断调整图文的布局,一会儿变变大小,一会儿换个字体,看得Y老师心惊肉跳:我熬了一夜,他这么快就弄好了!前些日子,Y老师给我讲起当年的故事,直言这件事给他带来的巨大心理冲击。时代在前进,技术在变革,你觉得发生在大洋彼岸的某项科技创新和自己八竿子打不着,没准过几天它就能结结实实地把你撞个跟头。20/20居安思危,这话说起来简单,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却并不容易,尤其是那些正处在主流、高端位置或者掌握核心资源的人,他们面临的挑战更大。穷则思变,顺风顺水难免少了些

5、改变的动力,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在不断向前推进的新技术浪潮中,如果你能比别人多往远处看一步,提前做些准备,或者尽早找到自己和未来的对接方式,才会在职场长久立足。新技术会产生新观念,资源和人力配置也不可避免地重新洗牌。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满打满算要30多年,只有时刻保持对领域内新技术、新动向的敏感,坚持开放的心态、发展的眼光,培养不断学习的能力,才能尽量避免成为技术发展的牺牲品。受了严重刺激的Y老师斥巨资买了台电脑,把自己关在家里苦熬一个月,从头学起,终于弄会了美术设计人员必备的应用软件,从此迈上了职业发展的

6、新台阶。经验是个坏东西?如果单纯从接受新技术的角度来讲,年轻人具有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但是这个世界公平得很,年纪越长经验越足,在时间面前,谁都没有近路可以走。有些经验是可以传递的。20/20朋友告诉我,在学校那会儿,上课学习CAD软件,老师下了铁的纪律:所有命令都要用组合键操作,不许用鼠标点。这种专业软件,动辄上百个操作命令,常用的也有好几十条,全部都要背下来,着实是个浩大的工程。朋友说,那时候他做个简单的平面图就得好几个小时,一多半的时间耗费在回忆各种组合键都是干什么用的上。有人偷偷用鼠标,速度比大家

7、快了好多,但被老师发现之后总免不了挨一顿臭骂。“我们当时真的不理解,为什么放着简单快速的方法,就是不让用。”朋友说。但随着操作越来越熟练、作业越来越复杂,组合键的优势就显出来了。快,真的是快,右手拿着鼠标,把光标点在要进行操作的线条上,左手的命令键同时按下去,远比用鼠标挪来挪去要快得多。时至今日,朋友有了自己的公司。招聘新员工时,是不是用组合键操作命令被他视为专业软件用得好不好的重要标准。他说,回头想想特别感激老师当年的严格要求,这种经验的传递让他少走了许多弯路。做具体事的经验容易总结,但有些与情商相关

8、的经验,积累起来就必须要靠自己。在职场经历的事情多了,谁都会归纳出一套趋利避害的生存法则:一件事能不能做,做事的尺度如何,和人相处的界线在哪儿,如何不被情绪干扰判断……20/20很多职场专家都在告诉我们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但在我看来,别人再怎么说,也不如自己的感受来得切实。有些道理,你心里其实很明白,可真要落实在某个具体行动上,就是做不到——“应该”和“能够”之间,有着千万种可能性,该怎么做,你只有靠自己。你被最信任的人挖了墙脚,谈了几个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