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一个鼓舞人心的课堂

经营一个鼓舞人心的课堂

ID:15900010

大小:4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6

经营一个鼓舞人心的课堂_第1页
经营一个鼓舞人心的课堂_第2页
经营一个鼓舞人心的课堂_第3页
经营一个鼓舞人心的课堂_第4页
经营一个鼓舞人心的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营一个鼓舞人心的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经营一个鼓舞人心的课堂——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龚雪生(苏州市相城区湘城中心小学215138)摘要: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新课程的实施。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从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新授知识的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练习的实践应用与提高、课堂小结的反思以及作业的布置等都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尊重学生这一原则。(100字)关键词: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呈现;新知探究;实践应用;反思;作业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我们应该以新型的教育观点与教学思想指导数学课堂教学。在教学中,课堂教学是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活

2、动方式,搞好课堂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和主要措施。“教育有法,教无定法”就是要求教师在教法上不断创新,勇于探索和实践,寻找出符合当今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让课堂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和提高能力。一个好的课堂,用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梅里尔·哈明博士的话说,应该是“鼓舞人心的”。在《教学的革命》一书中,他描述了“鼓舞人心”的课堂中可以观察到五种品质:清晰的尊严感——不管有没有天赋,学生们都昂首挺胸,大胆地发表意见,显得自信、无忧无虑。他们相信自己,也把自己视为有

3、价值的、值得尊重的人;流淌着轻松的活力——学生们显得生机勃勃、有活力、健康。所有学生都忙碌着、参与着;自主性——学生们做出恰当的选择,主导并约束自己,持之以恒地自愿学习,没有被逼迫学习的现象;集体感——共享合作、相互依赖、亲密无间。学生们彼此支持,也支持老师,没有对抗和拒绝;觉察——学生是机灵又富于创见的,他们知道自身和周遭正发生的一切,能驾驭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能适应周围人群的思想与情感。毫无疑问,这样的课堂会产生最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在《数学教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如何才能营造出如此令人心

4、动的课堂呢?笔者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并结合自己几年的新教材实验,试论述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一、教材内容的呈现。俗语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程标准》强调:“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的呈现应该是有所讲究的,要精心设计的。一个恰当的、有效的呈现方式不仅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及早进入最佳学习状态。1.内容呈现情境化。《新课程标准》中多

5、次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认知与情感是紧密联系的,作为非认知因素的情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起动力作用,承担着学习的定向、维持和调节等任务。对于学生来说,学生有了对学习的热烈情感,就会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即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学习动机是实现自己理想目标而力求学好的内部动因,它总是和需要直接关联的。小学生入学前已有一些生活经验,包括一些模糊的数学活动经验,他们对数学知识有一些肤浅的潜在的需要。因此在上课伊始,将教学的内容的导入寓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事例或感兴趣的故事之中

6、,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2.教学内容生活化。《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因此从生活中产生的例题,会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比如小学一年级关于元、角、分计算的数学课的练习,应设计富有生活情趣的购物活动。在讲台边的桌子和墙壁

7、上,摆挂许多小商品,有铅笔、本子、橡皮、布娃娃等,分别明码标价。然后“给”每个孩子三元钱,让孩子自己去“购买”想要的东西,同时要说明三元钱是怎么用的,当然有“小售货员”监督。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不同的计算方法购物,生活化的课堂别开生面。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不仅复习到数学知识,又可以在愉悦的氛围中学到购物方面的生活知识,更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3.学习内容弹性化。《新课程标准》强调“灵活性和选择性”。“仅规定了学生在相应学段应该达到的基本水平”,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愿望及其发展的可能性,实施因材施教”

8、。也“不规定内容的呈现顺序和形式,教材可以有多种编排方式”。所以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甚至教学目标上都有相当的自由度。同时在新课程实验的具体实践和本人的多次随堂听课中发现:有时课上到最兴奋的时候,师生互动热烈,学生生动活泼、情绪高涨,下课铃却响了,课无法结束,但又不得不结束,很“痛苦”;而有的课,不到20分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