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软腐病的发生与防治初探

猕猴桃软腐病的发生与防治初探

ID:15904639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6

猕猴桃软腐病的发生与防治初探_第1页
猕猴桃软腐病的发生与防治初探_第2页
猕猴桃软腐病的发生与防治初探_第3页
资源描述:

《猕猴桃软腐病的发生与防治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猕猴桃软腐病的发生与防治初探

2、霰秀梅筑/植保技术与推广猕猴桃软腐靖的发生与防治初探醋710054)cs川(西安市植保站,(西安市园艺站)(=",Jb''l猕猴桃作为一种新兴的果树,以其较高的营养保健作用享誉国际市场,并逐渐得到国内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睬.西安市已选育出营养指标全面,超过新西兰主栽品种"海瓦德"的"秦美"猕猴桃新品种,栽培范围遍布全国.软腐病是世界上猕猴桃贮藏的第一大病害."秦美"也不例外,给贮藏单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我们根据几年的贮藏和栽培实践,参考国外猕猴桃主产国的防治经验,对"秦美猕猴桃软腐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提出以下见

3、解:1病原菌本病病原菌为PhysalosporapiricolaNose属子囊菌亚门,无性时期为MacrophomaImmatsukaiHara属于半知菌亚门与苹果,梨的轮纹病,桃的疣皮病为同属病菌.该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27"C,最高36℃,最低7℃.2软腐病的发生规律爰症状本病菌为一种弱寄生茵,在寄主生活力比较弱的情况下,才能引起严重发病.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及子囊壳在枯枝,果梗上越冬.越冬后的菌丝体,分生孢子器至第二年春天恢复活动,4~6月问生成孢子,成为初侵染源.雨水是侵染的主要媒介.6~8月孢子散发较多,病菌孢子传播范围一般不

4、超过lore.但有大风时,能传到更远的地方.分生孢子在清水中易萌发,从皮孔侵入24小时即可完成侵染,易于侵染幼果,随后可陆续侵染直至采收期.病菌侵入后,菌丝在果皮附近组织内潜伏,果实未成熟,茵丝发育受到抑制,外表不显现症状.但茵丝在果实组织内不断扩展蔓延,此后,症状陆续呈现.收获前一旦发病,就产生落果}贮藏中发病,就会产生乙烯面对其它果实的贮藏造成不良影响.收获后,在冷藏和追熟阶段,于果实的侧面,果顶,果梗附近有酒窝型,似大拇指按下的凹陷.剥开皮,可见到白色菌斑,一般在冷藏期2个月以内发病.3防治方法3.1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

5、通风采光条件好的地方建园.增麓肥料,改良土壤,促使树势生长健壮,养分向果实转移,提高树体和果实的抗病力.3.2冬剪后的枝条,枯枝,果梗等要集中烧毁,也可在6~7月进行套袋,能起到明显抑制发病的效果.3.3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在孢子大量飞散的5~7月间,喷射2次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采前1~2周喷射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采用lO00ppm扑海因浸果一分钟左右,风干后贮藏I或用3.5特克多(噻菌灵)烟剂,按100kg鲜果1O0g制剂的药量熏蒸.3.4入库前严格挑选I对冷藏果贮藏至30天和60天左右分别进行两次挑拣,剔除伤果

6、,病果如及时发现,病果仍具有较高的商品性.(上接第42页)便于组织发动太面积开展防治I成虫期扫残为辅,重点放在小麦吸浆虫高发区和漏治麦田.在吸袋虫和其他害虫并重高发区.可以灵活掌握,开展播前或活动幼虫期麓药,实行多虫兼治也实有必要.在各个时期麓药也要注意农药对路高效低残毒,操作简便易行,成本低效益高,群众容易接受的办法,促进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