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品相的界定标准

连环画品相的界定标准

ID:15909181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6

连环画品相的界定标准_第1页
连环画品相的界定标准_第2页
连环画品相的界定标准_第3页
连环画品相的界定标准_第4页
资源描述:

《连环画品相的界定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连环画品相的界定标准旧连环画的品相应以全品相和残品相为界点,封面、封底、书脊和内页中的扉页、内容提要页、画页、版权页指版权不在封底,而单印的一页“七全”的为全品相;残缺的即凡不具备“七全”的均为残品相。全品相者分五成,即10~6成;残品相的也分五成,即5~1成。各“成”界定标准是:  十成品相:全书崭新、平整,封面封底无磨损、无折痕、无印章,如同未经翻阅的完美。  九成品相:全书基本崭新,封面、封底有自然磨损,有少数轻度折痕,无笔痕,可有图书馆藏书印章,有原灰,但可除去,除灰时不损坏书。  八成品相:封面、封底有不能除去的轻度污迹(如汗渍、锈迹等),书边、书角微损。  七成品相:封面、封

2、底有中度磨损,无缺角无破损,内页较干净、平整,有部分卷角,有个别字迹,但不能有圆珠笔、签字笔、彩色笔等笔迹,亦不能有明显污迹。  六成品相:封面、封底失去大部分光泽;有明显的疤痕和角位受损,有明显的污迹或刻意的修补,但不能缺皮少页。五成以下的书,除非罕见或作为资料备存,否则无收藏价值。  五成品相:画页全、扉页全、内容提要页全、书脊全、封底及版权页全,无封面。  四成品相:画页全、扉页全、内容提要页全、封面全;无书脊、无封底及版权页。  三成品相:画页全、扉页全、内容提要页全;无书脊、无封面、无封底及版权页。  二成品相:扉页全、内容提要页全;无书脊、无封面、无封底及版权页,画页残缺。  一

3、成品相:残留有书名,画页残缺,其余全无。  无品相或零品相:无封面、无封底及版权页、无书脊、无内容简介者,不论画页是否齐全,连书名记载都没有者。连环画是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历史悠久。最早的、具有代表性的连环画当属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漆棺上的《土伯吃蛇》和《羊骑鹤》两组时属西汉的故事画,虽然情节简单,但具连续性和故事性,为连环画的雏形。  到了清末民初,有了石版印刷,连环画艺术趋于成熟和巩固,刘伯良绘制的《薛仁贵征东》是第一部加文字说明的连环画。1925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了《连环图画三国志》、《连环图画水浒》等之后,现代流行的连环图画模式和名称才全面应用和确立起来。至于连环画在画面上“开口”讲

4、话,是受1929年在上海上映的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的影响之后才普遍采用的。  1932年以后连环画才真正红火起来,一批声誉很高的连环画名家如连环画界的“四大名旦”——绘画作者朱润斋、周云舫、沈曼云、赵宏本受到广大的欢迎。到了40年代,钱笑呆、陈光镒二位后起之秀又加入其中。如沈曼云绘制的《伏虎女侠》、《豹儿》和周云舫绘制的《二十八宿》、《夜半歌声》等,因书盒上标有“保证亲笔绘画”的字样,曾成为畅销的连环图画。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49年~1966年,为连环画的繁荣期。  这时的连环画主要以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爱国增产运动、三反五反、抗美援朝、中苏友好和合作化高潮、总路线、大跃进

5、、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以及人民代表的选举、宪法和婚姻法的公布等国家大事、以及政治战线和生产战线上涌现出来的众多新人新事等为题材,注重写实。如《山乡巨变》、《穷棒子扭转乾坤》、《朝阳沟》等都极具时代特征,是连环画收藏的一个最重要历史时期。  而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作品,更被读者和收藏者所看中。如丁斌曾和韩和平绘制的《铁道游击队》、罗兴和王亦秋的《林海雪原》、顾炳鑫的《渡江侦察记》等,一再印刷。  至于那些经典名著、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宫廷轶事等古典题材的连环画,更是量大质优,其传统的绘画技法和鲜明的艺术特色,为众多读者和收藏者所喜爱。其中《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西游记》四大

6、名著连环画和《西厢记》、《白蛇传》、《木兰从军》、《桃花扇》等精品佳作,成为收藏者求之若渴的目标。在这个时期,不仅连环画在国内的销量不断上升,同时在国外的声誉也不断扩大。  “文革”期间的遭劫期。  十年文革,连环画同其它行业一样受到冲击。在1966年5月到1969年的三年半时间里,几乎成了连环画创作的空白期,上海人美出版社于1966年4月出版了最后一批系列连环画《毛主席的战士——廖初江》、《毛主席的战士——丰福生》、《毛主席的战士——黄祖示》之后、只有几部作品问世,如《无产阶级硬骨头麦贤得》、《公字的凯歌》、《无限忠于毛主席路线的好干部门合》。而连环画的再次复苏是自1970年初至“文革”结

7、束,甚至在1975年四届人大之后还出现了一个不小的创作高潮。  这一时期的连环画基本总结和反映了“文革”各个发展阶段的每一件大事,对连环画的延续和繁荣,应该说是功不可没,为后人了解这段历史留下了比较形象的文字和画面。对于今天的收藏来说,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时期。  值得一提的是,“文革”题材连环画为读者所赞赏的也不在少数,董辰生的《黄继光》、赵宏本、王亦秋的《小刀会》、刘大为的《小骑手》、刘继卣的《鸡毛信》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