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疗法的治病机理初探

艾灸疗法的治病机理初探

ID:15918033

大小:70.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8-06

艾灸疗法的治病机理初探_第1页
艾灸疗法的治病机理初探_第2页
艾灸疗法的治病机理初探_第3页
艾灸疗法的治病机理初探_第4页
艾灸疗法的治病机理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艾灸疗法的治病机理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艾灸疗法的治病机理初探艾灸疗法的治病机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局部温热刺激效应    灸疗是一种在人体某特定部位通过艾火刺激,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治疗方法,施灸点皮肤内温度最高在56℃左右。皮下与肌层内的温度变化和表皮不同,灸刺激不仅涉及浅层,也涉及深层。正是这种温热刺激,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的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斑痕、浮肿、粘连、渗出物、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同时又能使汗腺分泌增加,有利于代谢产物的排泄;还可引起

2、大脑皮层抑制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研究发现艾灸具有近红外辐射作用。人体既是一个红外辐射源,又是一个良好的红外吸收体,艾灸的近红外辐射为肌体的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能量,艾灸所发出的近红外光量子能为肌体所调控。在艾灸疗法过程中,近红外辐射作用于人体穴位时,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是一种有利于刺激穴位的信息照射,在“产生受激共振”的基础上,借助于反馈调节机制,纠正病理状态下能量/信息代谢的紊乱状态,调控肌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恢复正常机能的目的。  2.经络

3、调节作用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说的重要内容,也是灸疗学的理论基础。人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互相协调的,这种互相协调关系,主要是靠肌体自控调节系统实现的。皮部起着接收器和效应器的作用,经络起着传递信息和联络的作用,头脑综合分析处理信息、发出指令、起着指挥的作用,即皮部、经络系统、大脑、四肢百骸、五脏六腑,这也是生物全息论的研究结果,医学已证明,即便是一种微小的局部性病变,也会呈现全身肌体失调的一切反映(如皮肤红肿,可引起发烧、全身不适),因此,经络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因此

4、在穴位上施灸时,由于艾火的温热刺激,才产生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迭加的结果,导致生理上的放大效应。  3.其它作用    灸疗的治疗作用还可以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实现,而且这种作用呈双向调节的特征,即低者可以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因为艾灸施于穴位,首先刺激了穴位本身,激发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的发挥行气血和阴阳的整体作用,而且激活皮肤中某些神经末梢酶类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因而对疾病的治疗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艾灸的作用机理,是通过艾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传递到经络系

5、统,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作用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病变部位,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整,在相互协同相互激发的作用下,产生治疗上的倍数效应。保健灸调整机体亚健康状态90例亚健康是现代人的叫法,有很多病理症状,按照西医的理论和方法,再先进的检测手段也不能检测出来,但是病人自己就是觉得有病,身体不舒服。因此在西医界就开始流行这种叫法,并逐渐在外界流行。其实在中医辨证论治的诊断下,从阴阳五行的角度看,病因和症状应该是明确的,它可以达到西医的现代检测手段所没有的精度。保健灸调整机体亚健康状态90例(济南市

6、中医医院,山东250012)艾灸对机体亚健康状态的调整,不能用治疗二字概括。目前在人们生活中,虽然机体亚健康状态,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很难定位是哪一种病,但是确实存在这一现象。笔者于2000年2月~2002年3月,采用艾灸百会、大椎、足三里等穴的方法对90例亚健康状态者(机体疲劳征)进行了保健灸,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0例,均为灸疗临床门诊保健者,其中男57例,女3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6岁;每日学习及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者80例,8小时以内10例;脑力劳动者70例,体力劳动者

7、20例。排除观察对象:指接收抗疲劳保健灸的人员,应是查体健康,无任何疾患情况。即抗机体疲劳应建立在超负荷工作之余出现的亚健康状态,有任何疾病者都不作观察对象。2保健方法2.2选择穴位接收保健者取俯伏坐位,选百会、大椎、足三里、承山、气海、颈枢穴(奇穴、位于第4颈椎棘突下)。2.2操作方法取穴定位后,首先采用蓝墨水棉签定标,然后取纯艾条,点燃一端,距穴位3cm处左右回旋灸及雀啄灸交替使用,每穴灸5~7分钟,待穴处出现温热舒适感觉时为度,施灸结束后用右手中指尖轻轻在穴位上叩击数下。每次需要30分钟左右,隔

8、日1次,5次为一疗程。3保健观察本组90例,在接受保健灸1个小时之内,机体疲劳迅速解除者50例,占55.6%;接收保健3个小时之内机体疲劳较快解除者30例,占33.3%;接收保健8小时之内缓慢解除疲劳者9例,占10.0%;无效1例,占1.1%。总有效率98.9%。有效者在24小时之内均无反弹。4典型案例李××,男,41岁,高级经济师。2000年3月20日初诊。主诉:脑力劳动12个小时后精神不振,全身疲劳。查体:T36.2℃,P80次/分,R20次/分,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