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种非正常上访之“非正常”如何得来

14种非正常上访之“非正常”如何得来

ID:15924434

大小:3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8-06

14种非正常上访之“非正常”如何得来_第1页
14种非正常上访之“非正常”如何得来_第2页
14种非正常上访之“非正常”如何得来_第3页
资源描述:

《14种非正常上访之“非正常”如何得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4种非正常上访之“非正常”如何得来张柱立2009年11月3日,根据深圳市委35次常委会议有关精神,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联合发布了《关于依法处理非正常上访行为的通知》。根据该《通知》,14种信访行为被认定为“非正常上访”,并对其行为的法律后果做了具体规定。该通知一出台,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不少网友称之为“恶法”。为什么深圳的这个《通知》会引来这么多非议呢?我们且从法律层面和社会层面来分析。一、上访的定义及相关法律规定(一)宪法中有关上访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虽然没有“上访”这一概念,但是公民的上访权却可以从宪法的有关规定中推导出来。宪法第

2、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这里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正是上访行为的主要内容。那什么是上访呢?上访,指的是群众越过底层相关国家机关到上级机关反映问题并寻求解决的一种途径。是向上级政府反映群众意见,是我国特色的政治表达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跟上访类似的一个词语是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

3、,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二)《信访条例》中有关信访的规定国务院《信访条例》中对信访渠道,信访是由的提出、受理,办理等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上访作为群众反映意见、上层政府了解民意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解决纠纷、缓和社会矛盾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根据上访的事件起因(理由)分为有理上访和无理上访,但总的来说上访多是因问题在当地政府得不到解决或解决不合理而引起,特别是近年来针对的往往是权力和资本结合所产生的不公平现象。公民通过信访途径向官方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反映问题和要求,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而深圳当局却通过制定行政规章的形式摆出一副高压态势,对所谓

4、的14种“非正常上访”进行严厉打击,这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促使矛盾激化,从而导致一系列社会后果。二、深圳出台《规定》的历史背景和前瞻性探讨-3-(一)《规定》出台的背景关于为什么要制定这个《通知》,深圳官方说法是这样的。目前,大多数信访人都能自觉遵守国家《信访条例》等规定进行信访活动,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有一些人员不愿通过正常渠道和方式反映问题,而是抱着“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心态,期望通过向党和政府施压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些行为影响了正常的信访秩序和社会秩序,有必要依法规范。不可否认,深圳作为一个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的城市,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由于经济和社会

5、结构的变化带来利益关系的调整,出现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在所难免,由于很多渠道费时费力,所以才导致大量信访事件出现。大量信访事件的出现,正是在这个社会转型期的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一个正常现象,大可不必像防火防盗一样提防着人们群众表达诉求的愿望。(二)起到的社会效果探讨上访作为一种人民群众渴望自己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方式,再通过走访的形式来表现出来,显示出上访人的愿望极其迫切。俗话说,没有冤情不告状。作为一个正常人,谁吃饱了没事做而整天往政府部门跑?如果有解决问题的正常渠道,谁又愿意以穿状衣、静坐、自残、自杀等极端方式进行抗议?这些上访者实际上是走投无路,通过一些极端方式来吸引官方和舆论注意的

6、无奈之举。此时,政府应该想办法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一味地压制。对待人民群众的问题,堵而抑之不如疏而导之。这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三、处理上访问题的若干思考如何处理上访问题一直是困扰各级政府的老大难问题,尽管各级政府采取了大量措施,也作了大量工作,但是效果似乎不是那么的明显,各类上访问题还是层出不穷,甚至出现了许多恶性事件,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扰乱了社会秩序,给当事人也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现我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完善法律机制尽管我国已初步建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可是由于法律和社会的不同步性,必然会有新问题、新情况的涌现。特别是由

7、于近年来社会结构的调整和利益的分化,大量越级上访现象时有发生。然而,针对这么重要的问题只有国务院制定的《信访条例》,这是远远不够的。况且《信访条例》是在2005年的时候制定的,现在伴随着大量新问题的出现,凸显了《信访条例》中某些条款的思虑不周。这迫切需要人大常委会制定法律来解决这一问题。(二)重视上访工作,建立督查督办机制-3-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上访工作,对上访人提出的问题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要尽量让群众满意。对于群众提出的问题要百分之百受理,百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