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艺术大师陈从周先生——《中国园林》序

中国园林艺术大师陈从周先生——《中国园林》序

ID:15925724

大小:19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8-06

中国园林艺术大师陈从周先生——《中国园林》序_第1页
中国园林艺术大师陈从周先生——《中国园林》序_第2页
中国园林艺术大师陈从周先生——《中国园林》序_第3页
中国园林艺术大师陈从周先生——《中国园林》序_第4页
中国园林艺术大师陈从周先生——《中国园林》序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园林艺术大师陈从周先生——《中国园林》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园林艺术大师陈从周先生——《中国园林》序宋凡圣陈从周英文版《中国园林》书影  陈从周先生是我国继明朝计成、文震享,清朝李渔之后,现当代既能亲自动手造园、复园,又能亲自著书立说,品评、论述中国园林的第一人。1978年他受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之邀,赴美筹建了中国园“明轩”(准确地说是移植了苏州网师园内的殿春簃)。这是我国在国外建造的第一个中国园,“明轩”建成后,中国园林之美立刻轰动了全纽约,震惊了全世界。从此,陈从周和中国园林冲出国门,走向世界。所以陈从周先生被人们尊称为“现代中国园林之父”。  陈从周是中国古建筑学家,又是中国园林学家,是我国现当代最会造园、最会品园、又最会游园的学者

2、。说最会造园,是因为无论他修复的园还是设计建造的园,都能继承中国传统的造园技术,并能对当前科技的新成果进行吸收、利用和创新,所以他造的园不但讲究环境优美宁静、设计构思精巧、建筑式样标准精致、叠山理水曲折自然、种花植木季季常新、内外装修古朴典雅、题词对联高雅动情,而且房屋防火、坚固耐用,全园景观丰富、景随步移,吟咏能激发游人的共鸣和联想,文化积淀深厚,让人流连忘返。例如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修造的豫园东部园,位于繁华、时尚、喧闹的大都市上海中心,是座城市山林,全园幽静、高雅、精致、古朴,是上海人民休闲游目之所,也是中国人民旅游生息之地。现在它已成为上海的一张名片,是接待外国首脑和外宾的游览圣地。说

3、最会品园,是因为他能在中国园林中品出“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有诗情画意和书卷气”,“不同园林各具个性”等特点来。例如苏州的各个园、扬州的各个园,都是经他发掘、研究、品评、著书立说后,不断向外界宣传介绍,而使之名扬海内外的。说最会游园,是因为他知道中国园林又称为“文人园”,文人造园与文人写文章一样,在园中注进了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因此游园也必须像读书一样,读懂园中的主题思想和启承转合的结构方式。如他的著作《园林谈丛》、《园韵》等,都是教读者如何游园的:每一个园,他总先介绍它的背景资料(如时代背景,园主历史,园的变迁,地理环境等),然后寻找最佳的游览路线,把全园的美景一一串联在一起,各种景

4、物组成不同的空间感觉,使游园观景之乐如同欣赏中国画的长卷一样引人遐思。有时他还亲自当导游,在《中国名园》、《说园》等著作中,他带领大家一起游园赏景,听他津津有味的讲解,细细品味各个园的独特风格。  先生造园、品园和游园,都是造园实践中得来的。他在《说园》中一再强调造园、品园和游园之间的关系,说:“能品园,方能造园,眼高手随之而高,未有不辨乎味能为著食谱者。”全文最后又说:“故我重申不能品园,不能游园;不能游园,不能造园。”先生不但重视实践,亲自造园、品园、游园,而且非常重视经验的积累和创新。  先生的园林专著有二十多部,一百多万字,其中1956年出版的《苏州园林》是他的成名作,1984年出

5、版的《说园》是他的代表作,1999年出版的《梓室余墨》是他辞世前的告别之作。他的著作都全面地系统地继承了我国传统的造园理论,而且也创立了新的造园理论,他对造园理论的主要贡献有以下五条:  一、创立了“静观和动观”之说。他在《说园》开篇就说:“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我们在造园之先,首要考虑。何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庭院专主静观。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前者如苏州‘网师园’,后者则苏州‘拙政园’差可似之。”在《说园》尾篇的开头,先生又说:“《说园》首篇余既阐造园动观静观之说,意有未尽,续畅论之。动静二字,本

6、相对而言,有动必有静,有静必有动,然而在园林景观中,静寓动中,动由静出,其变化之多,造景之妙,层出不穷,所谓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若静坐亭中,行云流水,鸟飞花落,皆动也。舟游人行,而山石树木,则又静止者。止水静,游鱼动,静动交织,自成佳趣。故以静观动,以动观静,则景出。”可见静观动观在造园设计构思中是很重要的。动与静,是艺术的辨证规律之一。早在古代哲学思想体系里,在文学艺术的创作上,甚至中西园林营造上都应用过,但将它提升到造园理论上,并阐述得如此清楚明白的,是先生。  二、提出了“为情造景”的造园理论。  先生在《中国诗文与中国园林艺术》中说:《文心雕龙》所谓‘为情而造文’,我说‘为情而造

7、景’。情能生文,亦能生景,其源一也。”  先生深知“为情造文”的意义。“为情造文”的“文”,就是文学艺术创作中的载体,是传达“情”的形式,如诗、词、歌、曲、赋、散文、小说、绘画、书法、戏剧、影视等,作者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如纸、笔、语言、文字、线条、图案、音符、外景的景、人物、道具等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中的各种现象和各种变化所产生的思想情感、生活体验和理想追求。先生认为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综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