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郑州市高三一测语文质量预测作文题(共9篇)

2011郑州市高三一测语文质量预测作文题(共9篇)

ID:15933948

大小:135.50 KB

页数:109页

时间:2018-08-06

2011郑州市高三一测语文质量预测作文题(共9篇)_第1页
2011郑州市高三一测语文质量预测作文题(共9篇)_第2页
2011郑州市高三一测语文质量预测作文题(共9篇)_第3页
2011郑州市高三一测语文质量预测作文题(共9篇)_第4页
2011郑州市高三一测语文质量预测作文题(共9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郑州市高三一测语文质量预测作文题(共9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1郑州市高三一测语文质量预测作文题(共9篇)篇一:河南省郑州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含答案)郑州市2016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卷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仁义礼智信?即儒家核心思想?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它最终聚合为一个核心的价值理念,是中国文化长期发展、传承和选择的结果。在孔子之前,?仁??义??礼??智??信?这些术语已经广泛流行,是当时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仁?作为一种品德,最初的含义是?爱亲?,即爱自己的亲人。孔子论?仁?,意蕴丰富,尤重视?爱人?和

2、?忠恕?。?仁者爱人?扩展了?爱亲?,使?仁?突破了氏族的界限,上升成为人类社会的一般原则。?忠恕?是仁的具体化。?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是?忠?,指主动的推及行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是?恕?,指出了?为仁由己?的底线。论?仁?的同时,孔子也说?义?。?义?即?宜?。凡合乎道德义理的行为便是?义?,反之便是?不义?。而?礼?,起源于史前初民的宗教祭祀活动,历经数千年传表损益,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将其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礼乐,同对又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论语·阳货》),认为?礼?不仅仅是形

3、式化的东西;?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强调?礼?应根植于?仁?。孔子讲?礼?时轻其仪重其内的态度,为后来儒家的礼学思想奠定了基调。?智?,即聪明、有智慧。孔子所言之?智?,并非一般所说的小聪明,而是一种道德境界。孟子更是明确地将?智?与?仁??义…‘礼?相提并用,作为君子的?四德?之一。?信?,则是指诚实守约、言行一致的品德,孔子曾多次论及。到西汉武帝时,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谓?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首次将这五者并而论之,称之为永恒不变之道。至两汉之交,?五常?的提法就固定了下来。尽管后世儒家对?五常?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孔子的观点一直是他们阐说的根基。对?仁??义??

4、礼??智??信?诸范畴的阐发,体现了儒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人不仅有自然性,更有道德性,而后者才是人不同于万物的根本,孔子的?仁?、孟子的?四德?、董仲舒的?五常?正体现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作为传统中国的一种核心价值观,?五常?摆脱了时空等具体条件的限制,具有普适性,起到了凝聚民族精神、维系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种学说、文化碰撞不断,比如延续两千多年的本土儒、法等学说的对立与斗争,元、清两代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冲突,佛教传入后中华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冲撞等等。但正是因为有了像?五常?这样的价值理念,中华文明才具有无比强固的凝聚力,能容纳不同的文化元素,将产生

5、于不同生活习俗和社会环境乃至于文明背景差异极大的众多文化融合在一起,使其共聚交融于一个极富弹性的文化结构之中。一今天,我们讲?仁义礼智信?,不只是认识它曾经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还应将它作为宝贵的思想资源,为浇灌当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提供养料。(摘编自景海峰《什么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之一,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的界定受孔子思想的影响最大。B.“仁”“义”“礼”“智”“信”被合称为“五常”是在汉代,但早在孔子之前它们就已广泛流行,并获得了普遍的社会认同。C.作为品德的“仁”,原意是“爱亲”,而孔子

6、提出的“仁者爱人”,使“仁”突破了血缘关系的界限,上升为人类社会普遍遵守的原则。D.在“礼”的发展历程中,周公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将史前留传下来的宗教祭祀活动,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随着时代的发展,儒家对“仁“义”“礼“智”“信”的阐释可能不尽相同,但它们都体现了儒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揭示了人的道德属性。B.孔子将“仁”视为做人的原则,把“忠恕”当作实现这一原则的具体方式。“忠”和“恕”虽然有异,但都强调将心比心,为人着想。C.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礼乐,但又认为不能像周代那样只注重玉帛之类形式化的东西,而应让礼植根于仁,这种轻仪式重内

7、涵的态度对后世影响深远。D.因为有以“五常”为代表的核心价值观的存在,所以中华文明不但没有在与不同文化的冲撞中崩解或变质,反而能将众多文化融汇其中。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常”观念的聚合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其具体构成来看,孟子的“四德”观应该对董仲舒“五常”观的提出有重要的影响。B.“五常”的“常”是“恒常不变”的意思。儒家学者将“仁义礼智信”视为恒常不变之道,表明他们认为这五个范畴所体现的人的本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