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蛔虫病的防制措施

猪蛔虫病的防制措施

ID:15939845

大小:56.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8-06

猪蛔虫病的防制措施_第1页
猪蛔虫病的防制措施_第2页
猪蛔虫病的防制措施_第3页
猪蛔虫病的防制措施_第4页
猪蛔虫病的防制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猪蛔虫病的防制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猪蛔虫病的防制措施专业:动物医学姓名:龚敏目录摘要…………………………………………………………………………………1关键词……………………………………………………………………………1一病原……………………………………………………………………………1二流行特点………………………………………………………………………2三.临床状症………………………………………………………………………2四.病理变化………………………………………………………………………3五诊断要求………………………………………………………………………3(一)虫体特征………………………………………

2、……………………………4(二)生活史………………………………………………………………………4(三)剖检变化……………………………………………………………………4(四)诊断…………………………………………………………………………4六.预防与治疗……………………………………………………………………5(一)控制措施……………………………………………………………………5(二)预防…………………………………………………………………………5(三)治疗…………………………………………………………………………6参考文献…………………………………………………………………

3、…………7猪蛔虫病摘要猪蛔虫病是由蛔科、蛔属的猪蛔虫寄生在猪的小肠中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危害仔猪,是猪常见的寄生虫病。本病流行和分布极为广泛,呈世界性分布。2月龄~6月龄的小猪最易感染。当猪只感染后,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可引起死亡。偶尔一月龄3也发。因此,此病对养猪业生产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本文就根据猪蛔虫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发病机理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对猪蛔虫病的发生有很重要的意义。关键词:猪、蛔虫病、防治、措施、寄生虫一.病原猪蛔虫的成虫寄生于猪小肠中,是一种大型线虫,新鲜虫体为淡红色或淡黄色,死后转为苍白色。虫体呈中间稍粗、两端较细

4、的圆柱形。头端3个唇片,一片背唇较大,两片腹唇较小,排列成品字形。雄虫比雌虫小,体长15~20cm,宽约0.3cm,尾端向腹面弯曲,形似鱼钩。泄殖腔开口距尾端较近,有交合刺一对,一般是等长的,长约0.2~0.25cm,无引器。雌虫长20~40cm,宽约0.5cm,虫体较直,尾端稍钝。生殖器官为双管型,由后向前延伸,两条子宫合为一个短小的阴道,阴门开口于虫体前1/3与中1/3交界处附近的腹面中线上。肛门距虫体末端较近。猪蛔虫的受精卵大小为60~70μm×40~60μm,黄褐色或淡黄色,短椭圆形,卵壳厚,最外层为凹凸不平的蛋白膜。此雌虫产出大量的虫卵(1条

5、雌虫一昼夜可产10万~20万个虫卵),随病猪的粪便排到外界被污染水和土壤等。虫卵在10~37℃潮湿的环境里经15~30d可发育为感染性虫卵,被猪吞食后受到感染。卵中幼虫在小肠内逸出,钻入血管并从腹腔移行至肝,再随血液循环到肺脏,经细支气管、支气管移行到咽喉部,再吞咽到消化道,在小肠内经2~3个月发育为成虫,其寿命7~10个月。二.流行特点蛔虫的生活史及感染途径主要是:随粪便排出的虫卵,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充足的氧气条件下,发育为含幼虫的感染性虫卵,猪采食或饮水,感染性虫卵进入消化道而发生感染。虫卵随粪便排出,在相宜的外界环境下,约经11-12天发育为含

6、有感染性幼虫的卵。这种虫卵被猪吞食后,在小肠中孵出幼虫,并进入肠壁的血管,随血液被带到肝脏,再继承沿腔静脉、右心室和肺动脉而移行到肺脏。幼虫由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在此渡过一定时期的发育阶段,此后再沿气管上行,后随粘液进入会厌,经食道而至小肠。在小肠中发育为成虫。猪蛔虫病流行十分广泛,尤其仔猪,几乎均有感染3-5月龄的仔猪最容易感染。主要原因是,第一,该寄生虫生活史简单,不需要中间宿主。第二,繁殖力强,产卵多。每条雌虫每日可产10-20万个虫卵,产卵盛期每日可产卵100-200万个。第三,虫卵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猪感染蛔虫主要是由于采食了被感染性虫卵污染

7、的饲料(包括生的青绿饲料)和饮水或母猪的乳房沾染虫卵后,仔猪吸奶时受到感染。饲养管理不善,卫生条件差,营养缺乏,饲料中缺少维生素和矿物质,猪只过于拥挤的猪场发病更加严重。由于病猪死亡率低,畜主往往忽视驱虫,这也是造成本病广泛流行的原因之一。三临床症状猪蛔虫幼虫和成虫阶段引起的症状和病变是各不相同的。(1)幼虫移行至肝脏时,引起肝组织出血、变性和坏死,形成云雾状的蛔虫斑,直径约1cm。移行至肺时,引起蛔虫性肺炎。临诊表现为咳嗽、呼吸增快、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和精神沉郁。病猪伏卧在地,不愿走动。幼虫移行时还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出现荨麻疹和某些神经症状类的反

8、应。(2)成虫寄生在小肠时机械性地刺激肠黏膜,引起腹痛。蛔虫数量多时常凝集成团,堵塞肠道,导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