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钓调漂方法介绍

台钓调漂方法介绍

ID:15942769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6

台钓调漂方法介绍_第1页
台钓调漂方法介绍_第2页
台钓调漂方法介绍_第3页
台钓调漂方法介绍_第4页
资源描述:

《台钓调漂方法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常见几种调标方法调试、试验及水下状态半水调漂  半水调漂不是指双钩在水深一半的状况下调漂,而是指在双钩离底并且很接近底的状况下调漂。  竞技钓是非常讲究实战的,竞技钓者进行半水调漂是将双钩离底10公分的情形下进行的。这个10公分无非是这样简单得出:在铅皮坠上额外加点铅皮,保证线组能下沉,铅坠躺底。将这样的钓组投到钓点,通过反复移动浮漂,最终使得浮漂露出一目,这个时候铅坠到浮漂一目处的距离大致就是钓点的深度。假如子线的长度(双钩中较长子线的长度为准)是12公分,则将浮漂下拉22公分,这个时候将钓组

2、投到钓点,钩离底10公分。在这种状态下,通过修剪铅皮进行调漂叫半水调漂。  之所以要这样将双钩置于离底又离底很近的情形下进行调漂是为了减少水线自重对调漂的影响。一只优秀的浮漂的一目能反映千分之一克的重量,因此水线长度和水深差距过大的话势必影响调漂的准确性,相差半米的两根水线的重量差异对一只优秀的浮漂来说是不可忽略的。这就是正确理解和进行半水调漂的重要性。平水调漂简单说比如估计水深是1米,调漂在0.5米左右,挂较重的铅皮,让线组入水后,漂全部沉入水中。是空钩状态。然后依次一点点的减掉铅皮,最后保证

3、线组入水后,漂的顶端刚好和水面相平。这叫调平水(一)、不带饵调标!I%O0s1t6m%y2

4、.@$[  *Y0n5U/D$f*C  z%s9D1、空钩、半水调4目(即通常所说的调4钓2)1t"

5、)M*t7M%v  ——调标步骤:#_8{5S:E;~5A1D  (1)先在空钩、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将浮标调到4目;.S1M0r,k2F'F5o"K6I&R2N'k  (2)然后挂双饵(模拟饵,与真钓饵大小、重量基本一致,以下同),移动浮标达到钓2目;,C,q:t8?:f4Y&h'M"S  ——观察饵团

6、在水下状态:下饵触底,上饵悬浮,下钩饵子线略有弯曲。"E"^3m'O1e&Z  ——主要影响因素:饵团大小、重量要求严格,要求一致;2c#y  G%K.N  此法为目前广泛使用的“不灵不钝”的钓法,多数钓家认为此法较适合比赛池钓,原则不适宜大自然野钓。+A3v'g)D(})@;s;~  )`#{  e.^,t9e2、空钩、半水调平水#o*B-I-n%q/x.b(N9z+p  ——调标步骤:9~2G2z'[2E8_2a  (1)先在空钩、半水时,通过增减铅皮将浮标标尖调成平水;.x*I/{'_*s

7、%{7o4s*N4a:b8v  (2)然后挂双饵、移动浮标确定钓目N(例如N=1、2或3);*v-w+n8J8D!c6u  ——饵团在水下状态:受饵团大小、重量影响大,双饵卧底,子线处于弯曲状态;3z9y,]1Z4f(

8、#g1}#

9、*p  ——适用垂钓场合(环境):属于钓钝,应用于有风浪、水流动干扰的环境。5H)z/k#L,w%

10、'N  ,C-D2g+r5R8U5Q'r3、无钩、半水调平水(g5y)j6]&U7v  ——调标步骤:1J&X4h:~(}-b8E2t9t  D  (1)铅坠上先不挂子

11、线和钩,在半水时,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4z.w,e4J:I7L  (2)然后挂双饵、向上移动浮标确定钓目N(例如N=1、2或3);!^5r  L)X"a:W8m$${/H  ——观察饵团在水下状态:铅坠触底(或躺底),钩子(饵团)及子线均横躺水底;7e9}1Z6L4U$B"C  d;Z%k  ——适用垂钓环境:属于极钓钝,用于防止小杂鱼闹窝,以及钓刁滑鱼。-].l5U:X#2t  :I4M'[0P.Q-u;E6X  ~+m(二)、带饵调标&P0I6O&h-n6U(T'l)E!N  '

12、s:?%o$h#n+R8]1A0r  P1、双饵、半水调平水!F+U/f7Z$v)D;`"W7W!S.d  ——调标步骤:*y"}"j;j  A3q3W(P"@  (1)先双钩挂饵,在半水状态下,通过增、减铅皮将标尖调成平水;2N,v+{!J*@1t5t2~  (2)然后向上移动浮标确定钓目,使标尖露出水面N目(N=1、2或3目);/r6w)m$P6~9x  ——饵团及子线在水下状况:*U/W)a-d*l-X7h'b  (1)当只要看到钓目时,下饵就一定到底了,当钓目在3目以内时,水底饵团处于上

13、饵悬浮,下饵轻触底,子线略有弯曲。1T(@/H9A9l$g/K%E-l  (2)甚至当我将钓目调到4目时,上饵仍然处于悬浮状态,只是下钩饵子线明显弯曲了。&b  C4k7N4a7_8h  ——灵敏度及实用性:$h't)O"M#I'i;H  (1)此种调法,由于在确定调目时,就完全消除了双饵重量的影响,因此,这种调法非常灵敏。:~9b.V!E)~  (2)由于灵敏度非常高,稳定性就相对变差,因此我觉得,可能不适用于野钓和风浪较大时以及有水流流动的环境。4X'D6M7Z8O8R'S"s    O'V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