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对待兄弟与儿子态度不同的实质

唐玄宗对待兄弟与儿子态度不同的实质

ID:15952205

大小:6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8-06

唐玄宗对待兄弟与儿子态度不同的实质_第1页
唐玄宗对待兄弟与儿子态度不同的实质_第2页
唐玄宗对待兄弟与儿子态度不同的实质_第3页
唐玄宗对待兄弟与儿子态度不同的实质_第4页
唐玄宗对待兄弟与儿子态度不同的实质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玄宗对待兄弟与儿子态度不同的实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唐玄宗对待兄弟与儿子态度不同的实质摘要:唐玄宗对于兄弟的友爱,被史书称为“天子友悌,近世无比”,而对于自己的亲生儿子却是冷酷无情,如著名的“三庶人之祸”“天下冤之”。然而详考细察之间,不难发现,不论是对兄弟还是对儿子,并无实质的区别,其根本目的依旧是为了政治服务。通过一系列中枢政局的调整和变动,加强皇权意志的支配作用。其间差异,仅仅是手端的不同,即规训与惩罚两种手端的不同。关键词:兄弟关系、父子关系、皇权、政治、规训文献综述:1.《旧唐书》:刘昫等编著,唐代断代史,是为唐史的基本材料。2.《新唐书》:欧、宋二人在《旧唐书》基础上,考据求证

2、相关史料编纂而成,同为唐史的重要材料。3.《资治通鉴》:编年体史书,其唐史部分可为新、旧《唐书》互参互证。4.《唐大诏令集》:收录唐代各时期诏令。5.《唐玄宗李隆基百谜》:以短小章节形式,每章分论一题,每题讨论玄宗之事一,观点明确。6.《唐玄宗传》:全书详细论述了玄宗生平,材料丰富,架构清晰。7.《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论述唐代政治极为重要的著作,书中观点富于权威性。8.《唐史十二讲》:以讲题形式分论十二专题,其中观点颇有见地。9.《唐代玄宗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从政治关系理论的角度分析玄宗、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论证严密,观点新颖且颇有见地

3、。10.《唐玄宗的孝治实践及功能分析》:其提倡孝道、推行孝治的目的,不仅是为其统治权力披上合法外衣,而且也想通过孝道有效地控制庞大的官僚系统,安定社会秩序,实现王权对社会的有效“支配”。11.《唐玄宗舍寿王而立肃宗原因考》:从政治角度考察唐玄宗立储的原因。12.《唐玄宗时期“三庶”之祸发微》:研究唐玄宗时期中枢政局的调整和变动,对三庶之祸进行合理的解说。13.《唐永王璘事件考辨》:考辨永王李璘的“暴乱”的实质。在网络及各类报刊杂志上,常常看到关于唐玄宗的这类评述:对待兄弟重情重义,留下了“大衾长枕”的佳话,说他敦睦兄弟堪称楷模,甚至是帝王

4、史上的一个奇迹。而唐玄宗对于自己的亲生儿子却是冷酷无情,有的被废,有的被贬,毫不顾念骨肉亲情。这就给人一种错觉,让人以为玄宗对于兄弟的友爱,是因为早年的患难与共;而对于儿子的冷酷是担心子嗣夺位,再加听信奸臣、宠妃的谗言,致使诸皇子大多境遇悲惨。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唐玄宗对兄弟的“友爱”并非真情,对于诸皇子的残酷也决非偏听谗言。这一切,本质上都是为了政治的需要,为了巩固皇权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一.玄宗早年经历在论述唐玄宗对于兄弟和对于儿子的不同态度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先讲述一下玄宗早年的生活经历。这与他后来采取各种软硬措施、推行一系列政治改

5、革、极力维持政局稳定,都有紧密的联系。唐玄宗李隆基,生于垂拱元年(公元685年)八月初五,享年七十八岁,在位四十五年。作为唐朝第五位皇帝(武则天改号为周,不作计算),系睿宗李旦第三子。而在他之前的四位皇帝,也都并非嫡长子:太宗李世民(李渊次子),高宗李治(李世民第九子),中宗李显(李治第三子),睿宗李旦(李治第四子)。李隆基诞生的时代,正值唐朝前期政局动荡之际,唐朝多次重大历史事件都在这一时期发生。(一)则天称帝公元690年武则天登基称帝,改号为周,改元天授,尊号为“圣神皇帝”。唐睿宗被降为皇嗣,赐姓武氏,睿宗皇子也一律改姓武。天授二年(

6、公元691年),李隆基连同其他兄弟纷纷“出阁”。睿宗共六子:长子成器,次子成义,三子隆基,四子隆范,五子隆业,六子隆悌。由于隆悌晚出早夭,故其余五子常合称“五王子”。“出阁”后不久,长寿二年正月二日(公元692年12月4日),李成器生母刘氏和李隆基生母窦氏来到内功嘉豫殿参拜婆婆武则天,“既退而同时遇害,梓宫秘密,莫知所在。”《旧唐书·后妃传上》,2079页最终连尸骨也未曾找到。刘氏、窦氏死后第二个月,睿宗诸子一律被降为郡王。同时,武则天采取了“随例却入阁”的措施,隆基五兄弟又被迁回禁宫。被取消了王公应有的政治待遇,不能自由外出,与外朝有所

7、联系,而且管教严厉,时常挨打受骂。隆基诸兄弟幽闭禁宫不久,又发生了著名的安金藏剖腹事件。此时已失去祖母武则天宠爱的李隆基,一方面目睹“酷吏肆凶”,尤其是来俊臣和薛季昶的暴行,感到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又深刻体会到皇权遭受侵蚀后政局的不安。这些都对他后来的政治思想起到一定的作用。(一)诛除韦氏长安四年(公元704年),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崔玄暐、袁恕己五人诛杀张易之、张昌宗于迎仙院庑下,逼武则天逊位。史称“五王诛二张”。随后,中宗李显再次即位。中宗即位后,立韦氏为皇后。韦皇后仿效武则天的做法,让长兄韦温掌握大权,纵容女儿卖官鬻爵。景龙四年(公

8、元710年)六月,韦皇后与安乐公主合谋毒死中宗,韦后临朝称制,改元唐隆。拥中宗少子李重茂为帝。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及其党人于六月二十一日,收捕诸韦亲党,斩死韦温、宗楚客等人。数日后,李旦复即帝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