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叠问题》教学案例及思考

《重叠问题》教学案例及思考

ID:15956141

大小:3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8-06

《重叠问题》教学案例及思考_第1页
《重叠问题》教学案例及思考_第2页
《重叠问题》教学案例及思考_第3页
《重叠问题》教学案例及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重叠问题》教学案例及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重叠问题》教学案例及思考前不久,我上了一节教研课,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的“重叠问题”《重叠问题》教学案例及思考前不久,我上了一节教研课,内容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的“重叠问题”,期间有些感悟,下面与大家一起探讨。【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上网吗?你们上网都干些什么?老师对自己班上的一组学生的上网情况进行了调查。二、探究新知1.初步感知重叠现象出示例题:师:你能从统计表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2.理解两个独立的集合圈师:以上的数学信息比较多,我们要采用一种更好的方法将这些数

2、学信息进行整理,可以把有共同特点的事物聚集在一起,用一个圈圈起来,就能看得更清楚。你能找出喜欢玩游戏和喜欢聊天的同学吗?3.理解两个集合图的合并图师:你能将只喜欢玩游戏的、只喜欢聊天的、玩游戏和聊天都喜欢的同学找出来吗?怎样理解只喜欢玩游戏?你能不能将他们的学号填在合适的位置呢?生独立完成,师巡视,生汇报。师:你能不能想一个好办法,仍然只用两个圈,但又清楚地表示出只喜欢玩游戏、只喜欢聊天和玩游戏、聊天都喜欢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尝试创造,汇报时说说是怎样想的。4.理解五部分的含义师:现在你能看懂图中

3、各部分的意思吗?红色圈是什么意思?(喜欢玩游戏的)蓝色圈呢?(喜欢聊天的)黄色部分的表示什么意思?(只喜欢玩游戏的)绿色部分的表示什么?(只喜欢聊天的)中间这部分呢?(既喜欢玩游戏又喜欢聊天的)。5.了解韦恩图师:你们知道吗?早在100多年前,一位英国的逻辑学家韦恩创造了这样的一幅图(出示课件演示出两个集合图的合并)他把两个椭圆交叉在一起,也就是部分重叠在一起,因为他是第一个用这幅图的人,所以用他的名字命名叫做韦恩图。(师板书韦恩图)6.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学习用这幅图来解决生活中的重复问题,重复问题

4、在数学上我们称它作重叠问题。(板书课题)7.列式计算师:既然我们已经清楚了各部分的含义,你能根据韦恩图求出这个小组一共有几名学生吗?应该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时说说是怎样想的。生1:2+2+3=7(人)生2:4+5-2=7(人)师:为什么要减2?生:因为有2人重复算了,所以要减去师:你的这种方法非常清楚明了。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计算有重复现象的问题,我们应该注意什么?生:要把重复部分减掉。三、巩固应用1、师: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不是都是重叠问题呢?判断下面哪一个是重叠问题?(1)水果店昨天进了菠萝、梨

5、子、苹果、西瓜,今天进了芒果、香蕉、葡萄,这两天一共进了多少种水果?请学生说明理由。(2)水果店昨天进了菠萝、梨子、苹果、西瓜,今天进了芒果、苹果、香蕉,这两天一共进了多少种水果?请学生说明理由。师:你能将这些水果填在合适的位置吗?(课件出示集合图,学生汇报,并说说各部分表示的含义)师:那怎样列式计算呢?生汇报,说说是怎样想的。生1:3+3=6(种);生2:3+1+2=6(种);生3:4+3-1=6(种)2、知识延伸师:大家对两部分重叠的都能看懂而且会解决,那三部分重叠的你能看懂吗?请你从中选一个同学

6、说说他喜欢的运动。四、课堂总结今天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计算有重复现象的问题,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思考】1.丰富素材,服务教学集合这部分内容比较系统、抽象,那么如何将抽象的知识架设到一个现实背景,这是我在设计教学时首先思考的问题,于是我在教材处理上做了一些探索。在遵循教材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地对教材中的内容调整、替换。教材的原有例题是学生参加语文、数学课外小组统计表,这一素材不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因此我决定重新梳理教材,建构自己对教材的理性认识。我选取的素材是有关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

7、,上网这个话题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了丰富的现实背景,学生更有兴趣。2.经历创造,加深认识当然教学不能只是一味的迎合学生的兴趣,要让学生去经历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样才能理解、感受数学思想和方法,发展数学思考。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对重复部分的理解,所以我依次让学生找出喜欢玩游戏、喜欢聊天、只喜欢玩游戏、只喜欢聊天和两项都喜欢的这五部分的信息,反复让学生说这几部分的含义。3.应用延伸,发展思维在巩固应用环节的三道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