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建设保障农业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探析

农田水利建设保障农业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探析

ID:15957504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8-06

农田水利建设保障农业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探析_第1页
农田水利建设保障农业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探析_第2页
农田水利建设保障农业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探析_第3页
农田水利建设保障农业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探析_第4页
农田水利建设保障农业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田水利建设保障农业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农田水利建设保障农业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探析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加以认识和解决。本文在归纳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保障农业生产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分析当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并进而提出相关的对策与措施,以期让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更好地保障农业生产。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生产;保障  中图分类号:S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田水利设施是农业生

2、产的重要保障。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基础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特别是我国的地域广阔,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是一个旱涝灾害频发的一个国家,兴修水利是各个时期统治者高度关注的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极大程度提高了农田水利设施保障农业生产的能力,改变了一些区域的小气候条件,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策略。但是农田水利建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加于认识和解决,以期让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更好地保障农业生产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一、农田水利建设保障农业生产方

3、面获得的成就  我国是耕地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均耕地资源很少的一个发展中国家,而农业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保障着十几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加之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自然灾害频发的特点,决定了农田水利建设是我国农业生产的极为重要的保障条件,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始终非常重视农田水利的发展,不断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水平,为保障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不断加大投入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极大程度上保障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总要农产品的高产和稳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产量的增加大幅度提高了农民的种植收益,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2)农田水利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的特点,改善了部分区域内的小气候条件,改善了生产条件,调整了这些区域的种植结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和缓解了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3)农田水利建设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水利设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水资源季节性和年度分布不平衡的特点

5、,让农民能够在雨季时节和雨量丰沛年份多余的水储存起来以保障干旱季节和年份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保证珍贵的水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二、农田水利建设保障农业生产发展的存在的一些问题  虽然农田水利建设获得一定的成就,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的长远发展,进而削弱其保障农业生产发展作用的发挥。  (一)农民思想观念转变不到位  新世纪以来,国家推行了农村税费改革,极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是与此同时,也给农田水利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税费改革后,我国水利工程的农业水费从原来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转变为

6、经营性收费,收费的变化使得一些农民的思想观念难于及时转变,这些人认为,如果是国家兴建的公益性供水工程,使用者就应该缴纳水费;但是如果不是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公益性供水工程,那么使用者就不需要交纳水费。随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改革在农村里不断的深入,依照国家关于水利建设的政策规定:水利工程的水费由享有管理权和使用权的主体来收取。因此对于那些以群众集资兴办为主和少量的国家补助所建成的小型水利工程,由政府向使用者收取水费是不合理的。人们的这种观念往往都忽略了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水利工程除了保障农民的农业生产外,还涉及当地的防洪、除涝和抗旱等多

7、方面的积极意义,另外这些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还需要投入许多的费用,是需要向使用者收取费用的。因此,为了保障农田水利建设的持续投入,农民的思想观念必须转变到位。  (二)农田水利投资不足  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不用为农村集体的建设项目投工投劳,加之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有限,限制了其投资农田水利建设的能力,总体上出现了一定的下滑,与农业生产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差距。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大多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兴建的,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水利设施已经严重老化或超过了规划的使用年限,其对水资源的调配能力,抗旱防涝能

8、力都不同程度的下降,难于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战略实施以后,国家的财政主要向城市倾斜,加之大量农民工进城,农村开始出现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农业兼业化的“新三化”现象,一些落后农村地区的水利投资基本陷于停顿,许多老化的水利工程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